第412部分 (第1/4页)

翌日一早,城头的守将来报,说城下的新罗大将要与城中主将详谈退兵之事。

元皓闻言大惊失色,而步骛就显得镇定多了。

来到城头之上,步骛大声喝道:“我就是大汉征辽先锋步骛,尔等意欲何为”

隔着几十步远,高凉看不清楚步骛的脸面,可听声音,对方年岁定然不大。

顾不得感叹年少多豪杰,高凉便朗声呼喝起来:“当下的局势你应该明白的很,在整个新罗的土地上,只有你这一支人马,你们没有援军,没有帮手,你认为,在我们新罗大军的围攻下,你能够坚持多久”

步骛暗骂一声,底下这小子不暗套路出牌呀,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需要投降的成了自己

“少罗嗦,若想要我项上头颅,只管拿命来换”

步骛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你牛逼,你厉害,你要是真牛逼老子就在城里,你杀进来呀,你杀进城来救你们的大王呀只怕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先嗝屁

高凉被噎的够呛,在身旁侍卫的示意下,不得不转移话题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两国交战,死的都是活生生的性命,我不忍生灵涂炭,愿意退兵三十里,只是希望你能够答应我一个条件”

步骛毫不买账:“说说看,如果合情合理,我兴许会答应,若是狮子大开口,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吧”

高凉心头嘀咕,汉将不厚道啊,也不按套路出牌

“只要你们放出新罗大王,我可以保证退兵三十里,不再妄兴战事”

步骛嗤之以鼻:“不可能,新罗王是大汉天子点名要的,交出他,岂不是让我空手而归。”

高凉叹了口气,心中暗道,大王呀,不是我不救你,是汉将真的不愿意放人呀。

既然试探出了汉军的态度,高凉也就退而求其次,道:“那么放出新罗王的嫡亲血脉总可以了吧只要放出他们,我可以保证不会与汉军为难”

侯在一旁莫不吭声的元皓额头直冒冷汗,他惊恐不已,高凉这贼死鸟是要干什么他想要另立大王吗

。。。

第六百五十一章阴谋

发生了什么事情?

汉军怎么与城外的高凉一唱一和,看上去默契无比?

直觉告诉元皓,其中必有不妥,然而,当着步骛的面,元皓不敢多言,只得将疑问埋在心头、

“将军,莫要上了这狗贼的当,城内兵强马壮,丝毫不弱于他们,绝不能上了他们的恶当呀!”

元皓苦口婆心,试图劝说步骛。

步骛故意作出一副犹豫的样子,嘴里道:“可是他们的条件很是不错呀,我的人马虽然不怕厮杀,可早已经思乡心切,能够不打仗的话,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元皓连哭的心思都有了,完了,高凉真的动心了,这可怎么办,他可不想新罗又冒出一个大王出来。

可怎么阻止呢?

“都尉,三思呀”

“无妨,高凉愿意归降了”

元皓瞪大了眼睛,半晌不曾言语。

城外,新罗军归降,惊走了不依不饶的黄巾军。

新罗国内,百姓安居乐业,这种情况在新罗王都表现得更加明显。

当其余郡县的百姓还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时候,王都的百姓已经换上了华美的衣衫。

形色种种的行业在县城内兴盛起来,经过数月的发展,如今新罗王都竟然成了新罗国内奢华无比的大城。

其实所有人都明白的很,王都能有今天,靠的是之前步骛的运筹帷幄,而后来的县令只不过是曹随旧规,赚了点便宜罢了。

新罗大捷的消息经过仔细的甄别之后由八百里快马传递了七日,跑死了五品良马才得以快速传到下邳城。

皇宫之内,刘协看了李贤写就的请功文书之后,仰天大笑:“新罗一除,朕去一心病矣!”

侍候在宫内的内侍们齐齐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只要天子开心,那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呛啷”,这时候,大喜过望的刘协在宫内抽出宝剑,舞了个剑花,竟是独自耍起了剑舞。

自打迁徙到下邳一来,刘协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舞剑了,今日,得知高元被俘的消息是真,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就好像压在胸口的巨石,突然之间被人搬移开来,那股身心舒畅的感觉无以言表。

长久一来的压抑、自责、怀疑、恐慌乃至不安,在翩翩起舞的剑光中一扫而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