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 (第1/4页)

这支军马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不少荆州军卒心中涌出这么一个想法。

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一支军马为敌!

徐盛屹立如山,他没有躲在军卒之后,而是主动占到了军阵的最前端。

即便是死,徐盛也要奋勇争先。

不知是谁,下意识地喊了句“降了吧!”

徐盛“哈哈”大笑,“只有战死的神策军,没有苟且偷生的神策军!”

四周军卒士气大振。

荆州军再不多言,他们结阵而来,为的便是剿杀这股人马。

只要杀死城头的青州军,城头的弓手便可占据有力位置,重新开弓射箭,投掷滚木石。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并州军攀上了城头。

刚刚愣了有一个呼吸的功夫,并州军便意识到了什么,他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守在城头,为后续人马保驾护航。

“不好,他们来了援军,速速杀了他们”

“快,杀过去!”

接二连三涌出的并州军令人心惊肉跳,几百个神策军已经足够难缠了,如果对方援军不断,夺回城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惨烈的厮杀再度爆发了。

援军来临,神策军顿时迸发出最后一丝力量,他们在徐盛的统领下浴血奋战。

刚刚登城的并州军俱是百战精锐,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为神策军分担着压力。

毫无疑问,时间站在青州军这一边。

时间越久,城中并州军的力量便会越强大。

就算城门彻底堵塞,并州军也可以攀墙而来。

神策军只夺取了一小块城墙,可是,即便如此,还是为并州军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登上城池之前,不需要担心箭矢,不需要害怕滚木石,并州军要做的事情便是搭乘云梯,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城楼。

并州军到的及时,如果再晚一步,说不定神策军已经抵挡不住。

南门上下,并州军与荆州军展开惨烈的厮杀。

城头,逐渐稳下阵脚的并州军终于冲出一条血路,与神策军会师。

援军抵达,神策军上下精神大振。

有救了!

如果可以活下去,没有人选择死。

神策军已经立下了足够的功勋,活着,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荣耀。

城下,并州军的竹枪与荆州军僵持住了。

就在众人以为并州军无计可施,终将败退的时候。

张绣嘶吼一声,“出枪!”

“噗哧、噗哧!”不等荆州军反应过来,隐藏在长枪兵之后的短矛兵便将自己的武器投掷而出。

谁也没想到在严密的枪阵之后竟然还隐藏着这么一股兵马。

这伙短矛兵人数虽少,可出手的时机却把握的十分巧妙,正是在荆州军无法迅速移动的情况下投出了致命一击。

没有盾牌遮挡,荆州军顿时吃了个大亏。

响亮的兵刃撞击声与歇斯底里的惨呼声不绝于耳。

关羽目瞪口呆,并州军的排兵布阵他们都看在眼中,本以为那长枪兵是张绣的底牌,谁知道,隐藏起来的短矛兵却成了改变战事历程的关键。

短矛近距离杀伤力极强,没有人能够在密集的矛阵中存活下来。

逃?不少军卒萌生了遁逃的难逃。

有的家伙甚至先行一步,然而,不等他们露出得意的微笑,关羽已经一刀劈出,怒吼起来“畏敌退却者,杀无赦!”

避让,是决然不可能的。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种退缩都有可能导致大溃退。

邓县可是襄阳的门户重地,邓县若是丢了,襄阳绝难守住。

并州军还没冲过来呢,己方人马就吓跑了,如果真的冲过来,又是怎样的威势?

关羽打定主意,无论战事如何,他绝不后退一步。

并州军的短矛雨终于止歇了,趁着荆州军未曾补位之际,并州军一鼓作气,冲出了十步。

十步,并州军已经出了城门洞。

张绣一马当先,嘴里道:“关羽何在,张绣在此,敢战乎?”

身为一军之主,如果连单挑对方将士的勇气都没有,是绝对不可能在强者如来的军伍中立足的。

张绣就是要用自己来拖住关羽,为大军获胜创造条件。

几乎没做多少考虑,关羽便应了一声,道:“贼子,关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