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 (第1/4页)

严不置可否。

接下来,有县令的出面,事情就简单多了。

相对于来路不明的严,县令更有威望。

三言两句,四百名乡民便表达出参与剿匪的意愿。

严只要了三百人,剩下的人手他交给县令,让他护好城门,不放任何人出入。

县令本想与严一道出击,却严留了下来。

毕竟,县城干系甚大,万一敌人不止五百呢?

谁也冒不起这个险。

双方居心叵测,然而,在守城的立场上,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目的:守住城,这是底线。

在揭阳本地青壮的指引下,卫十八很快便选择了一处埋伏之地。

此处居高临下,只要将山石推下,便可以堵塞山道,令其首位不得兼顾。

时间过的很快,卫十八刚刚布置妥当,探马便告知对方已进三里之地。

依着卫十八的吩咐,青州军在前,揭阳乡民在后,他们泾渭分明,

前面三排的乡民手持竹枪,他们每队三十人,一字排开,两人共持一柄竹枪,身后那人立在后头蓄足了气力,只等轮换力竭的兄弟,后面两排的乡民拿着乡勇留下的兵器,等着查缺补漏,这些人静静地矗立着,场面太过压抑,没有寻常的说笑声,只有从战场上下来的独臂老卒叮嘱道“待会儿不要慌,手要稳,心要狠,就当冲来的是山里的大虫,就那么直剌剌地刺过去便是,见了血更不要怕,大老爷制的这竹枪很是便利,省却我等近面厮杀呀!”

乡民们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最前排的青壮都是最壮硕的汉子,他们是乡民们中的中流砥柱。

在地上还躺着一排备用的竹竿,竹竿的顶端早已经被刀削得尖尖的,不过连严也不知道,这些乡民究竟有没有机会用上第二根竹枪。

远处,噪杂声已经清晰可闻,那腾空而起的尘土更是遮天蔽日。

五百名军卒列阵而来,兴许从未遇到过敌人,他们有些懒散。

卫十八与严对视一眼,他们微微一笑,缓和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如果县令在这里,兴许他会质疑“贼寇”的身份。

然而,此时,掌握主动的却是卫十八,县令留在城中,因而,乡民并没有发言权。

当江东军进入伏击圈的时候,卫十八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妥当的巨石便轰隆隆落下。

接着,接连不断的箭雨腾空而至。

陡然遇袭,江东军完全懵了,他们压根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敌人。

什么情况?

难道士燮又反了?

这部人马并非江东精锐,他们从会稽而来,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眼下,陡然遇袭,所有人都惊呆了。

当卫十八引军而出的时候,江东军方才缓过神来。

“敌袭,防!”

卫十八越阵而出,道“擒贼先擒王,且容我去取了那贼子的性命!”

话语间,似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只若等闲一般,众人听得大抽冷气,而严神情肃然,他知道,卫十八这一去定然是九死一生,可除却这招之外,他又拿什么来解决这五百人?

对方毕竟是江东军,数量又占优势,一旦稳住阵脚,谁胜谁败还在两可之间。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为将须得当机立断,严只是略一沉吟便应了下来“你可在后阵挑选敢死之士一同前往,务必一击必杀”。

卫十八扬了扬手中的巨斧,“哈哈”大笑,道“某家的斧子早已经按捺不住了,兄弟们,谁有胆气陪我去贼阵之中走一遭?”

将为兵之胆,卫十八如此豪气自然是激的乡民士气大振,跟随卫十八南下的三百名青州军更是人人争先。

厮杀至今,严峻只是让乡民待在后阵,并没有让他们参与阵前厮杀。

这番作为早已经让揭阳百姓放下了心,不管怎么说,官军没有不战而逃的意思,这对于揭阳是一个好消息。

电光火石间,卫十八从军中中挑了十八个悍勇之士,这些人个个手持长刀,只是没有甲胄,少了几分勇武。

目光在众人身上兜了一圈儿,卫十八“嘶”地一声扯碎了身上的衣衫,露出巴掌大小的护心毛,黝黑健壮的肌肉毫无遮挡地显露了出来。

乡民相顾骇然,不知道卫十八要做什么,只有严沉吟不语。

“穿着这身衣物凭白多了些累赘,现在就好多了”,卫十八龇牙大笑,忽而转身大步离去。

其余十八个敢死士也是人人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