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陈默早就设置了机器人奔跑的速度,所以他事先准备了一个摩托车头盔,不然机器人的速度越快风速也会越快,陈默可不敢确定自己能够承受得了。

除了奔跑模式外,陈默还设定了行走模式。一级行走模式的速度只有三公里每小时,这跟人类散步的速度差不多,以后每提升一级,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就会增加三公里,最高五级行走模式下,机器人的速度会达到十五公里每小时。

之所以给机器人设定不同的前进模式,主要是为了便于操控,这样细分机器人的前进速度,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控制。

因为机器人身上的系统是无法识别诸如“走慢点”或者“走快点”的指令的,倒不如给它设定固定的速度比较好,这样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比较贴合软件系统的特性。

系统本就是具有严格逻辑运算能力的程序,与其费心思跟它解释什么叫“慢点走”,还不如直接把速度做出精细化规定,这样系统执行指令就会更加准确,并且系统本身的运行也会非常稳定,不会出现因为无法理解指令而陷入死机的状况。

至于战斗模式,这个就比较特别了,陈默并未按照按照之前的两种模式划分等级,他只设定了两种模式——消灭和击伤。

所谓消灭,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把敌人全部杀光,至于击伤,指的是给敌人造成不致命的伤害,使其失去战斗能力。

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判断谁是敌人?

对此陈默是这么设置的——所谓的敌人,指的是任何威胁到他安全的人!

机器人身上安装了十几个高分辨率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全都是陈默能够买到的最高级的产品,它们可以从各个方向观察周围的环境,然后通过高倍测距望远镜很清晰地分辨出数百米开外的人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陈默事先把各种危险武器的图像存入了多核心电脑,比如说各种枪械或者刀具,甚至是石头。只要陈默给机器人下达“警戒”的指令,然后有人拿着跟这些东西的相似度超过百分之三十的物体面向陈默,机器人检测到之后首先会对目标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该目标接近到陈默一定的范围之内,它立刻采取行动保障陈默的安全。

这个时候机器人会进入战斗模式,它会把危险目标进行“击伤”处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人家并没有攻击你的意图,你这样子不就相当于误伤吗?”

陈默对此的解释是这样子的:“如果我开启了警戒模式,说明我已经处于危险状态,这个时候我还有时间去分辨谁好谁坏吗?”

其实陈默本身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特别涉及到人生安全,他应该很慎重才对,怎么会把机器人设置得这么危险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涉及到了他制造机器人的初衷。

陈默制造这个机器人并非出于本意,罗晓等人想让他把自己的社团延续下去,那个时候陈默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委托来看待,他觉得自己的空闲时间很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情打发时间也挺好的。

可是当陈默看过《机械战警》这部好莱坞大片后,他的思想就转变了,他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了主动的兴趣爱好,并且他是按照《机械战警》这部片子的主角来设计制造机器人的,按照他的话来说是这样子的:“既然确定了制造标准,就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这是身为武器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陈默本来就想制造一部战斗机器人,如果他最终制造出的机器人连保护他的安全都做不到,那么这个机器人绝对是失败的作品,这跟他是否善良无关,只是他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好比枪械设计师们,他们设计的产品用途不言而喻,但你能说他们藐视生命吗?人家只是干好本职工作,有什么不对的?

第195章成长系统

(感谢书友“jp030100”“埃斯皮马斯”“墓光死神”“力之聒艮”的打赏支持!鞠躬!感谢投月票的书友!鞠躬!今天依然三更,未语浅笑满地打滚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请各位支持一下下!)

陈默测试过了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之后,立马就开启了机器人的警戒模式,机器人忽然之间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发动机的声音低到了非常细微的程度,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被敌人预先发现机器人存在的几率。

随后机器人打开了所有的摄像头、以及高倍测距望远镜和红外线夜视装置,多核心电脑开始对每个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进行数据处理,检测有没有危险目标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