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未经通报就直接闯进来的,正是刘整。他原本已经去了南岸坐镇,那里有他的一万五千大军,正在构筑营寨。身为将主,刘整一早就去南岸前线盯着了。他能够得到几任蜀帅的信任,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蒲择之和江万里对望一眼,都微微讶异。刘整居然丢下一万多精锐不管回了江北,要是蒙古在今晚发动个夜袭什么的,三军无主可如何是好?

“宣抚,学士,大喜啊!”刘整行了一礼,就嚷声笑道,“方才鞑子营中派出了使节,鞑子大汗要和俺们议和了!”

“议和!鞑子大汗要……议和了!?”

哗的一声,蒲择之已经站了起来,将棋盘带倒,棋子落了一地:“来的是谁?都有什么样的条件?快快说与吾听。”

江万里还稳稳坐着,脸上的喜悦神采却是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了。这可真是太走运了!谁不晓得,击毙鞑子大汗的功劳是根本不能和达成议和的功劳相比的!大宋抵抗蒙古二十五年了,年年打仗,岁岁征伐。早就到了民尽财穷的地步,而且四川、京湖武臣们也都借着连年征战而不断壮大,如今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若是战争再持续下去,大宋不亡于蒙古,也要亡于藩镇了。

这个时候击毙一个蒙古大汗,最多是给大宋缓口气儿,等到新的蒙古大汗选出来,还得接茬打仗!而一场蒙宋议和……才是真的挽救了大宋官家的天下!

“宣抚,来使是汪田哥,还带来了正式的国书。”刘整满脸兴奋地道,“条件也不算苛刻,蒙古大军退出四川、京湖,俺们大宋和蒙古议和,每年交一百万贯铜,一百万匹绢给蒙古人。”

这条件,其实也不算宽容。但是蒲择之和江万里却已经大喜过望。蒙古军退出四川就意味着要把成都府路和利州路都交还给宋国。当年余玠督军四川的时候,也没有控制全川,利州路大半都是在蒙古军控制下的。

至于百万贯铜,百万匹绢……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但是对大宋来说,并不是太大的负担。别的不说,光是成都府路一路,在蒙宋战争之前上缴的各种税赋加一块儿就超过这个数字了。更不用说一旦停战,南北双方的贸易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到时候一年的抽解税和搏买所得,大概也能超过此数了吧!

“仲武,那汪田哥人在何处?你观蒙古人的议和可有诚意吗?”江万里的头脑还保持着几分清醒,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晕。“还有,长江南岸的大营构筑好了吗?鞑子狡诈,你可万万不能松懈啊!”

“回禀学士,汪田哥随某一起到了。”刘整答道,“江南大营某已经令儿郎加倍警惕,可以确保无虞。至于鞑子议和的诚意……下官一时也无法明辨,还是请学士和宣抚先见见汪田哥吧。”

……

“议和?怎么可能?”

陈德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和衣躺在自己的舱室内打盹。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从床铺上跳了起来。

“世杰,这消息可靠吗?”他还有些不大相信,追问了送来消息的张世杰一句。

“如何不可靠?是中军派人来通知俺们的,叫拱卫你严加防范,以防鞑子利用议和为幌子麻痹俺们。”

“那刘家军还攻打鞑子大营吗?”

张世杰苦笑一声:“鞑子大汗都肯议和了,蒲宣抚怎还会打?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有了这议和的大功,蒲宣抚和江学士都少不了一把清凉伞了。”

陈德兴闻言,脑海当中顿时各种心思就翻滚起来了。首先当然是蒙哥汗的生死之谜。蒙宋议和这等事情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拍板的,若不是蒙古大汗本人,至少也得是忽必烈、阿里不哥这样的实权宗王。随蒙哥出征的末哥恐怕没有这等威望吧?若是蒙哥汗已经死了,这场议和准是蒙古人的阴谋诡计!可是他们败到眼下这种地步,还有什么诡计可使呢?难道……蒙古人的损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其次是议和真的达成以后,自己这个一介武夫该如何自处?这赵宋官家可是有卸磨杀驴的传统,难不成真的要去吃赵琳儿的软饭?

“知道议和条件是什么吗?”陈德兴想了半晌,也得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又打听起议和条件了。

“孔秀才已经去打听了。”张世杰顿了一下,又道,“听送消息过来的宣抚亲兵说,鞑子的议和条件颇为优厚,因为宣抚和江学士都喜形于色了。”

张世杰走后,陈德兴沉默的坐了一会儿,舱室里面油灯闪动,昏黄的火光在他面孔上一闪一闪的。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开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