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 (第1/4页)

最后,忙哥帖木耳无计可施,只好让马队冲锋。可是忽必烈的汉八旗兵也不是才上战场的新丁,他们都是跟在蒙哥、忽必烈身经百战的精锐,论起肉搏来根本不是忙哥帖木耳的草原骑兵能比的。而且忽必烈还会及时派出马队反击,不用说,忽必烈的蒙古马队也比忙哥帖木耳的人能打。

所以今日这场决战,根本就毫无悬念,忽必烈必胜,忙哥帖木耳必败!

可是大胜就在眼前,忽必烈为什么让伯颜后退呢?

刘孝元的眉头渐渐拧起,只是看着满面笑容的忽必烈。

忽必烈缓缓站起,回头看了看自家的将领,缓缓道:“咱们在中原是怎么输的,在西域又是怎么胜的,你们想过没有?中原之败,不是咱们在中原的时候贪生怕死,没有打好,也不是因为朕那个时候脑筋糊涂……而是因为这打仗的办法已经变化了。不再是几十年前的老办法了,已经不是靠弓马,靠勇武制胜的时候了。

如今,打仗比的是谁的钢多火药多……而钢多火药多靠什么?靠的是生产,靠的是工匠,靠的是人多!陈德兴为什么能胜过咱们?因为他有最好的工匠,能炼出最好的钢铁,还控制着大海,能让宋国江南的工商为其所用。这才是陈德兴打败咱们的根本原因!

而今,咱们靠什么打败忙哥帖木耳的?靠的就是撒马耳干、不花剌、忽毡这些大城里面的工匠,靠得就是西域色目人的农民和工匠,而不是咱们蒙古人的老办法。老办法不好使了,先有阿鲁忽,现在又有忙哥帖木耳,他们都用的是老办法,都被咱们轻轻松松打败了。

但是打败他们不算什么,他们也不是朕真正的敌人。他们是朕的兄弟和子侄,他们的兵马也是蒙古人的武力。把他们赶尽杀绝,也是在削弱蒙古人。因为咱们真正的敌人是陈德兴的大明,而且大明不仅是咱们的敌人,也在忙哥帖木耳的敌人!是所有蒙古人共同的敌人!要打败陈德兴,恢复咱们蒙古人昔日的荣光,就得团结起来!

所以,朕现在打败了忙哥帖木耳就够了,用不着把他和拔都一系都赶尽杀绝!拔都,也是咱们大蒙古的英雄。如今,朕就要带着大蒙古的好汉去做拔都汗曾经做过的事情!去扫荡欧罗巴,而且去了以后就不走了。忙哥帖木耳、阿鲁忽,甚至海都,都可以跟着朕一块儿去。

那个欧罗巴,可是不亚于中原的富庶之土啊!咱们若只靠西域三河之地那点人口,那点生产,是无论如何挡不住大明西征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西进,去征服欧罗巴!而要征服欧罗巴,靠咱们这点人是不够的,必须联合忙哥帖木耳、那海、阿八哈、阿鲁忽、海都……

朕,要在忽毡城召开库里台大会,邀请所有的宗王一块儿来参加,定下西征欧罗巴的大计!”

刘孝元的眼睛瞪得老大,满脸都是惊讶,听了忽必烈的这番话,他都有点佩服这位蒙古大汗了。团结蒙古,西征欧罗巴,仿佛是大蒙古唯一的出路啊!比自己给他提出的西去埃及的办法可好多了。

而欧罗巴群雄的实力,也不是埃及的马木鲁克能比。欧罗巴人据说有几千万,所谓的骑士估计也有几十万人之多!虽然小国林立,犹如华夏的春秋战国,但是靠几十万蒙古人和汉八旗是无论如何压服不了的。除非能把伊利汗国和金帐汗国团结起来,一起向西……

所以,他才要在已经取胜的情况下,放忙哥帖木耳一马。当然,留着忙哥帖木耳和拔都系宗王,也有牵制那海汗的意思。否则那海就要一统金帐汗国,就显得太强大了!

这忽必烈的算盘,不是一般的精啊!

忽必烈这时已经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的一干臣子,“你们,谁替朕走一趟,去见见忙哥帖木耳?”

……

忽必烈器量非凡,算盘也打得精细,这另一个时空的位面之子真不是好对付。而我们的那位受太一神庇佑的陈大圣人,则在打着和忽必烈相反的算盘。

忽必烈一心要团结蒙古,陈德兴则一心要分裂蒙古。不过陈德兴够不着忙哥帖木耳,没有办法向他提供支援,只能拉拢自封为大蒙古国监国的海都汗了。

金莲川草原,开平城外。

此时正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夏季,到处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连天空中的蓝色仿佛也带上了那么一丝绿意。绿色的草原上,四年来第一次出现了蒙古包,白云似的羊群,也在这肥美无比的草原上面流动。

这些蒙古包和羊群,都是海都汗从和林带来的。他是今年春天离开和林,带着三个千人队的护卫,赶着用来和陈德兴交易的马匹和牛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