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 (第1/4页)

“你……”赖老头瞪了儿子一眼,然后四下看了看,码头周遭有些冷清,居然没有贩卖炊饼的小摊,只有一间小酒楼里飘出饭菜香味儿。

“一个菜,就一个菜!”赖老头跺跺脚,心一横,就带着儿子拎着行李往那馆子里去了。

馆子里面的生意很好,做了几桌穿黄色军袄的汉子,靠窗口的位子上还有一对男女,男子的个子很高大,女子却是个番婆子,长得很漂亮,身段也婀娜。赖蛤蟆的弟弟赖福年纪不小却没有媳妇(原本说好了一家,谁知道赖家一破落人家就悔婚了),正是做梦都想牵女人手的时候。自然盯着那女的直看,顿时就招来几十道很不善的眼神。

不过赖家父子却毫无知觉,这是赖贵突然拉了儿子一把,然后悄悄指了下另外一边靠墙一张桌子上的三人,低声道:“阿福,你看那不是杜桥的杜十九老爷(杜十三姐的爹)和杜十三姐吗?”

赖福这才把目光从不该看的女人身上收回——那个番婆子正是宝音——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是杜十三父女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大约是杜十三的弟弟和母亲贾氏吧?

杜十三姐儿穿着件道袍,还是蓝色的,看来是一个有点地位的蓝衣道人了。她已经从明都天道书院毕业,在小爱的关照下分配到了江都天道观的传法院担任讲师。而且还被小爱介绍给了一个年纪一大把却没有娶妻的伯爵中将叫张九的当老婆。她和张九已经相看过了,都挺满意,就等良辰吉日便要结婚。

托了她的福,在辽东当了两年教书先生的杜闻也和妻子、儿子一起回了南方,不过没有去台州老家,而是搬到江都来了。张九在江都有两处房产,其中一处就准备给自己的老丈人和小舅子居住。赖家父子进来的时候,杜家的四人已经叫了一桌子好菜,正有说有笑吃着呢。

一家人谈话的内容,仿佛是和天竺之战有关的——杜家有不少子弟当了陈淮清的门客,都跟去了天竺。他们又多和杜十三有书信往来,因此杜十三知道不少天竺的事情。

赖家父子听得懂台州话,就悄悄选了个靠近他们的桌子,点了个菜叫了两大碗白饭,一边吃一边伸长耳朵听着。

第780章白奴和黑奴隶主

“十五哥儿的信上说,十哥儿死了!”

杜家四人的谈话这时变得有些沉重了。十哥儿就是杜十秀才杜寅,他也混进了陈淮清门下当了门客。跟着陈淮清南征爪哇和天竺去了,本想搏个出身,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今年夏天的事情,得病死的,打摆子发寒热,病了几日就没了。”

杜十三的话有些伤悲,十哥儿曾经是杜家的明星,最有希望中进士的几个杜家子之一。没想到就这样死了!

杜十秀才死在天竺了!赖家父子同时在心中叹息:本来是可以做官的,现在就这样死了,真是造孽啊!看来大同党人唱得什么《无向天竺浪死歌》还是有道理的。这天竺,真的不是好来好去的地方。

可是不去天竺,他们父子又有什么出路?难道再回去种地么?可地现在也不容易种啊!北地的米粮那么便宜,江南这里种粮怕是很难赚了。现在台州的许多农庄都准备改种棉花和桑树、茶树了。可是这些东西,赖家父子都不熟悉啊。万一再种坏了,那可怎么办?

杜十三的话还在继续:“不过十哥儿也死得其所了,死之前已经当了大英国的官,还娶了个很有钱的天竺贵女当老婆,英王殿下还给他封了男爵。而且十嫂嫂也有了身孕,大英的规矩和大明一样,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袭爵的……”

杜十秀才居然混上天竺大英国的贵族了!赖家父子互相看看,有眼热起来了。赖蛤蟆也很快就要当官了,将来没准也是贵族。看来去天竺投靠蛤蟆还是个路子。

“那倒也不错,”杜老儿点点头,捋着白胡子道,“若是个儿子,十秀才也算有后,可以瞑目了。”老头子对大明的侵略扩张政策,仿佛没有任何抵触了。

“复儿,”他看了看儿子,“等进了书院一定要用功些,争取明年考上陆军学校。”

什么?杜老头的儿子要去考军校当军官了?赖家父子都是一惊。这杜老头只有那么一个宝贝疙瘩,就敢让他去从军!万一打死了……

“大人,孩儿一定用功。”杜复回答。他要考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工程系,毕业后当工兵军官。姐夫张九还会给他通个路子,安排去陆军工程兵司——工程兵和工兵不一样,前者是修筑军事工程设施的,一般不会上战场。而目前,工程兵司最主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