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 (第1/4页)

行也要有部法律来管着。”他顿了下,摸着胡子笑道:“这些个都有了,老夫就能放心去北明洲发展了……”

原来这位翁大老板是要去明洲发展。刘升心中有些疑团浮了起来,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离家数万里去明洲?仿佛还要举家举族搬过去。恐怕这位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过去,只有去了明洲才能过上安心的日子吧?

……

“我是圣人的入室弟子,是来伺候圣人的,你们快让我进去!”

“听见没有!我是圣人的入室弟子,是三弟子忽秃伦,我是来跟着圣人学道的!”

江都大明宫正门外面,这个时候正聚集着一群小道人。说是“小”,其实是年纪小,个头不小。几个人人都是五大三粗的体格。领头的是个又高又壮的小道姑,还背着个大包袱,牵着匹马,马鞍上还挂着两张弓,两匣箭,两把横刀和一副皮甲。手上还拿着一块有“明王令”字样的令牌,冲着守门的近卫军嚷嚷。弄得几个近卫军都有点哭笑不得了。

“明王令”他们当然认得,凡是天道使都有一块的。凭着这块令牌的确能随时出入宫廷。

但是不能带着那么多武器入宫啊!又是刀子,又是弓箭的,你这是想干什么?

而且,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怎么会有“明王令”这种宝贝的?除了天道使,这令牌只有紫衣道姑大谷爱才有。可谁都知道那个女人可是侍奉大明圣人的……

“我就是来侍奉明王的!和大谷老师一样!”

道姑拍了拍胸脯,大声道:“我是明王的三弟子,是入室弟子啊,自然应该伺候在明王身边!要是明王见不着我,你们担待得起?”

说的跟真的一样!

守门的近卫军军官也吃不准,这个子高高的小道姑却有几分姿色,而且还鲜嫩得很,说不定真是圣人的新宠呢?

而且“明王令”验看过了,倒是真的。不过上面的名字他们都没听过,是忽秃伦。仿佛是个蒙古人,也不知道什么来路?或许是宝音娘娘的亲戚,被宝音娘娘引荐给圣人的?

守门官不敢耽误,连忙让人去通报,还陪着笑脸让一群五大三粗的小道人进了大明宫大明门内的候见房,还上了茶水点心,让一帮半大小子和小妹耐心候着。

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道姑,自然就是海都汗的宝贝女孩忽秃伦了。历史上就是个让人头疼的人物,这个时空被她老爹送来了大明,在江都南天道宫传法院和北京北天道宫传法院念了几年书。

书念得还不错,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天道教的三大经她也能倒背如流,而且每次辩经都头头是道,总能把对手驳倒。因此在一帮蒙古来的同学中很有威信,虽然年纪差不多是最小的一个,但却是个大姐头一样的人物。

而今天,她不知道吃错什么药。突然向她的同学宣布,她不准备上传法院中学了,而是要去侍奉自己的老师,也就是明王陈德兴本人!

因为,她已经是明王的入室弟子了!身为入室弟子,伺候老师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在传法院学习天道教教义哪能跟直接跟明王本人学习相比?

于是,一帮子“小学生”今天就集体翘了课,一块儿来送忽秃伦入宫。

第825章小隐患,大麻烦

“什么?忽秃伦要来侍奉朕?”

正在紫宸殿中看奏章的陈德兴听到小总管哈尼波罗的禀告,顿时就是一愣。

“忽秃伦……这个名字仿佛有点耳熟啊!”陈德兴自言自语地道。

哈尼波罗闻言嫣然一笑:“圣人,忽秃伦是您的入室弟子啊,您难道忘记了?”

陈德兴微微摇头,没有回答哈尼波罗的话。他当然知道忽秃伦是自己的学生。这是他年前在宝音的寝宫里面收的弟子。可是回到自己的宫里面,他却突然想起这个名字他前世就听说过。

不,不仅听说过,而且还见过!是从电视上见的。陈德兴猛地想起,自己前世看过一部美剧《马可·波罗》,里面就有一个忽秃伦,是海都汗的女儿。似乎是个比较扎手的人物……好像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面也提到过海都汗的这个闺女。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连忽必烈都打跑了,还用得着担心一个忽秃伦?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丫头,虽然是海都汗的女儿,可是自打六岁起就生活在北京和江都,没有再和父亲见过面。显然也不会是海都汗派来的刺客吧?

“她什么意思?”陈德兴想了想又问。

哈尼波罗笑吟吟地答道:“她说她是圣人的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