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部分 (第1/4页)

“就是用钢铁和硝石交换也无妨……”塞拉西·所罗门淡淡地道,“反正这些东西在忽必烈手中,也危害不到大明的天兵。”

“这还不是通敌?”陈冲冠冷冷看着塞拉西·所罗门,仿佛马上就要让印第安亲兵拿人似的。

塞拉西·所罗门咂了咂嘴,心里头很有些哭笑不得,眼前这个大明大西洋副总督兼香港总督仿佛是个老实孩子。怎么就给陈圣人派到欧罗巴这个恶人遍地走的地方来了呢?

“总督阁下,”塞拉西·所罗门一字一顿地说着,“如今蒙古和大明是够不大着的……而且,眼下的欧罗巴大陆也不是大明或是大明的心腹藩臣能够统治的。”

陈冲冠眉头深皱,这个“黑奴”还真懂点军事政治。实际上,眼下大明在欧罗巴的汉人军官、士兵,不算大西洋舰队的话,只有1000多人。算上明洲来的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也不过就是六七千人——明洲土著在欧罗巴太容易染病,因此也无法大批的派过来。

至于走小西洋向欧洲派兵……这也不是做不到,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达的。在小西洋和欧罗巴之间还有天方教的地盘呢,而且那些地盘除了埃及都被蒙古人糟蹋得不行了。如果再加上明军和天方教军队一番血战,恐怕没有个一二十年,根本恢复不到可以支持大明远征军在欧罗巴作战的程度。

而且,光靠十万八万大明远征军也没有办法取代上百万蒙古八旗子弟和上百万色目旗奴还有上百万罗斯、立陶宛人去统治欧罗巴大陆。

如果大明远征军万里迢迢跑来欧罗巴,帮着欧洲人打垮了忽必烈,结果很有可能是法兰西、德意志、波兰等欧罗巴国家恢复原来的疆域。大明只是取得几个名不副实的藩属国而已。

因此,大明朝廷虽然调来了“明洲之虎”蒙起,但是却没有给蒙起多少军队。总体的思路,还是让欧罗巴诸国和蒙古人打消耗战……不过这些事情,是大明大西洋总督府的大人物们考虑的,塞拉西·所罗门一个“黑奴”岂可与闻?

“哼!”陈冲冠只是冷冷一哼,便打断了塞拉西·所罗门的话,不过脸色却和缓了不少。“你们是从澳门来的,可见过蒙总督?大西洋总督府又是怎么说的?”

塞拉西·所罗门答道:“蒙总督军务繁忙,并不在澳门,因而不曾见到。澳门的大西洋总督府的长吏让在下来香港向陈总督请示。”

原来塞拉西·所罗门抵达澳门的时候,蒙起正率部转战于纳瓦拉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他在澳门等待了一个多月,也没听说比利牛斯山一线的战局缓和。而总督府的长吏不过是后世秘书长一类的官,即便收了塞拉西·所罗门的重礼,也不敢替蒙起做主。于是就写书信,推荐塞拉西·所罗门到香港来见陈冲冠。

“总督,这是澳门总督府的孙长吏给您的信。”塞拉西·所罗门这时又取出封信,双手递了上去。自有印第安亲兵接过书信,转交给了陈冲冠。

陈冲冠展开书信看了看,信里面的内容当然是赞同塞拉西·所罗门的——不仅是塞拉西·所罗门给了钱,还因为大明朝廷下了训令,要求大西洋总督府配合大西洋特许贸易商会向明洲运输白女奴和黑男奴的活动。

塞拉西·所罗门缓缓地继续往下说:“如果要完成朝廷的指示,往明洲运送数万以上的白女奴就必须和蒙古人交易……否则要从哪里购买?基督教国家是不会把自己的子民卖给咱们的,只有蒙古人肯卖。而蒙古人为了获取白奴,就会不断和南方的基督教国家交战。这样,蒙古人和基督教国家不就会两败俱伤了吗?这对咱们大明肯定也是划算的,对总督治理下的香港的繁荣就更有好处了。因为香港可以成为一个同蒙古治理下的西欧展开贸易的中心……”

关于贩奴贸易中心的选择,塞拉西·所罗门也是大费了一番心思。澳门显然是不大合适的,那里距离蒙古人的统治区太远,离开基督教的中心又太近。在那里公开贩卖信奉基督教的白奴,只怕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而香港相对就合适多了,不仅离开蒙古人的地盘非常近,过了英吉利海峡就是了。而且英格兰离罗马也足够远,又被蒙古人的地盘隔离着,虽然可以通过海陆联系,但终究不很方便。基督教会在英格兰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另外,蒙古人根本没有海军,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完全在大明大西洋舰队手中。所以蒙古人根本威胁不到英格兰王国的安全,英格兰的王室和商人自然乐得在香港的奴隶贸易中获取利益了……顺便一提,在这个日益繁荣的香港,其实没有几个汉商,大部分的商人都是英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