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大清恐不能敌也。”

听到范文程这样一说,多尔衮心中震惊,思索片刻说道:“此物恐是那几位天使带来的,若南明得此物制法,恐其早已向我大清反攻,如今仍未见其有所动作,然则其并未得此制法,范先生倒也不必过于担忧。”

“摄政王所言极是,臣亦有此想。但恐时日久了,南明得几位天使授其制法,亦不可防也。”范文程对几位天使忧惧之心,多尔衮亦有同感。

“豫亲王此前曾让高歧凤刺杀几人,然未曾得手,不若再派人手,若能除掉几人,则南明不足惧也。”

“摄政王此计甚妥,然须派得力之人,一击得手,否则打草惊蛇,则此后不可为之。”

“此事本王会亲自安排,不知先生督促火器改良之事如何?”

“臣至工部数日,亲至将作监观其火器,若要改良极是不易。臣观这崇祯朝火器制作极为粗糙,皆不可用。然这火器若制作精良,其威力也是甚大,臣已督促工部严加管理,务使其制作精细。火炮制作亦在加紧进行,不日将有十数门红衣大炮铸成。”

“如此甚好,我大清虽以马上取天下,然对先进之火器亦要学会用之。”

范文程见摄政王从善如流,内心愈加敬佩,心想大清有英明神武的摄政王在,这一统天下岂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所谓“天使”能够阻挡的?

“只是这孙之獬着实可恨,本王令其速速赶往扬州,没想到他竟一路拖延,至今未有消息传回,也不知这淮扬大都督到底能否归顺我大清。先生,若是此人果真能归顺我大清,如何安置才为妥当?”

范文程一听,本以为孙之獬前去扬州,必定带去了摄政王的意思,没想到摄政王派他前去只是探路,并未对其作出许诺,这样如何能令其归心?

“摄政王,臣以为从豫亲王信中所言,此人确有大才,如能归顺我大清,则可仿吴三桂例,封其为王,亦无不可。”

“只是我大清自入关以后,封爵极是谨慎,这罗剑对大清未立寸功,若贸然封王,恐上下不服。不若等孙之獬归来再做定夺,一来可知其是否真有大才,二来也可知其归顺我大清之心若何,先生以为如何?”

范文程一听,知道多尔衮心意已定,只是点头称是,不再说话了。

心里却想如果这“剃发令”不颁行,孙之獬还有可能回来,如今这“剃发令”已经颁行近一个月,汉人恨这孙之獬入骨,如今这孙之獬恐怕是回不来了。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救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第八十三章 怒打田钦差

罗剑在路上一直在想,到底是谁惹到了史可法,让他生这么大的气。

匆匆赶到督师府,任民育和几位官员也在,见罗剑到了,纷纷起身行礼。

“宪之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生这么大的气?”

“让他跟你说吧?”史可法指着一位官员说道。

“下官乃仪征县令,昨日一早,兵部右侍郎、副都御使田仰带着五百兵卒径往仪征,说是奉旨加征漕税,如今下官的县衙已被其占据,田侍郎派人四处征收税银,若有不从者,皆以私通鞑子论罪,百姓苦无出路,这才求下官前来告知督师和大都督。”

仪征县令愤愤不平地说道。

“哦?不是说自督师北上以后,这江北之地税收都是用来养兵之用,朝廷不再征收吗?”

罗剑听史可法说过此事,以前有江北四镇在,这四镇的税收根本收不上来,朝廷干脆以此为由,扣了四镇部分军饷,以各地税收抵押。

“听说皇上欲修宫殿,户部无银,阮大铖出的主意,说扬州已经安定,应当交税,这税银就是用来修宫殿用的。”

任民育说道,刚刚有同年从朝中给他传来了消息,他一听到消息后就跑来找史可法,结果遇上了仪征县令前来告状。

“求大都督、督师快救救仪征百姓,仪征如今被那田侍郎弄得鸡飞狗跳,有的百姓已经被他们弄得倾家荡产了。”仪征县令说着差点都哭了。

“你先不要着急,待我立即上奏朝廷,这扬州元气未复,如何现再来加此重税?这马士英难道也是聋子、瞎子?”史可法气愤不已,就要到书房提笔写奏折。

“宪之兄,这皇帝要修宫殿,你写奏折有用吗?”罗剑说道。

史可法停了下来,脸色难看之极。

罗剑拿起史可法桌上的对讲机喊道:“王强,听到回答!”

不一会传来王强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