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即使对当年的徐州军,现在的二师,扬州百姓也是竖起大拇指称赞,说这是一支好队伍,这让李成栋很是在刘肇基面前得意了一段时间。

部队的整体体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急行军四五十里已经不在话下,黄得功已经把他的三个师从扬州拉到**好几次了,队伍转变之大,连老军伍的靖南侯都咋舌不已。

这军阵合击之术罗剑也不懂,只是听刘肇基说,在士兵们有充足体能的情况下,如今扬州几个师的战斗力已经比当年的戚家军差得不远了。

军中火器的问题仍是老大难问题,罗剑很早就安排各师把火器全部集中起来使用,如今每个师也只有半个团左右的火器营,用上扬州火药厂火药后,竟有不少火器直接炸膛了,好在事先有准备,没有伤到人。

罗剑根本没有准备再铸铜炮、铁炮,只是把军中各种火炮集中了起来,让工匠们认真进行了修复加固,

如今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炮兵部队,现代炮兵的一些观瞄手段也招了一些读书人和识字的兵士在学习了,罗剑自己都曾专门抽出时间前去讲解,这可是罗剑自己的专业。

尽管现在用不上,但必要的知识和人才储备必须抓紧进行。

李成栋手里抚摸着刚刚下发的望远镜,听着罗剑对部队整体训练情况作着总结讲评。

看着罗剑侃侃而谈的样子,李成栋的心思竟想到了以前在高杰军中的情形。

那时候的队伍可真是过一天算一天,有吃的就狠吃,没吃的就抢,抢不到就饿肚子。明明是大明的军队,在大明的土地上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想着扬州军营外大牌子上写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心道这大都督是如何想出来的?

记得自己的队伍假日里士卒请假进城买东西,竟有商家不收钱,说大家守卫扬州辛苦了,这点东西值不得什么。

当然钱是必须要付的,大都督不是说过“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吗,再说这饷银都是足额发放的,士卒们也不缺这点银子不是?但百姓对待自家队伍态度的转变让李成栋感觉心里热乎乎的。

如今家里夫人已经跟了邢夫人在那印刷厂管事,听说每月的收入比自己还高呢,儿子也送到了大都督府中上学,几天不见,这小子见识那是噌噌往上长,说的话连自己都听不懂。

只是自己的二师,哦,不对,是扬州二师,这队伍是国家和老百姓的,可不能再象以前那是说是自己的了,这二师跟一师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不在昨天的对抗训练中,二师的二团不就输给了一师的二团吗?

这让李成栋很不服气,你一师不就是早跟了大都督几天吗?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刘肇基,李成栋心道,你们一师如今玩命似的训练,别以为就你们一师能做到,我们二师也能做到!

只是有一点李成栋有些没想通,就是大都督从未在军中说过要大家忠于朝廷,忠于皇上,听说督师对此也颇有微词,但大都督说为国为民不也是了为朝廷,为了皇上吗?

想想也有道理,以前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大都督似乎不这么看,大都督不就在那天公审大会上说过,“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中国乃中国人之中国!”还是这话听着舒服。

“李师长,你们二师还有什么困难?”罗剑的话把李成栋从胡思乱想中惊醒过来,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报告大都督,二师没有困难,我们一定好好训练,以后狠狠地打鞑子。”

看着李成栋有些狼狈的样子,罗剑有些好笑,知道这家伙肯定又走神了,抬手让他坐了下来。

军中将领对目前部队的情况和现状都很满意,只是都说请大都督尽快把火器配发下来。

旁边的刘为民想站起来说话,罗剑抬手让他稍安勿躁,这才又坐了下去。

军事问题说完了,任民育也把民政一项作了详细汇报。

如今的任府台也学会了大都督府里的作派,手里拿着详细的报告,没有之乎者也的废话,尽是用些数据来说明问题。

史可法对这些更感兴趣一些,听得极为认真,不时脸上露出一些笑容。

没有战乱的扬州元气恢复得极快,毕竟是繁华之地,如今玻璃厂、水泥厂已经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这城中的客店甚至有时都难寻了。

只是这些商人对扬州所收税务颇为不满,认为扬州收入太重了,任民育的报告中对这个问题说得很详细,罗剑听了也认真的思考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