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有些讪讪地说道。

罗剑一听,刘泽清这是想跟着扬州军后面拣便宜,扬州军收回淮安后,他就有理由重新驻守淮安。

见罗剑沉吟并未回答,刘泽清赶紧接着说道:“大都督大军出动,末将在高邮准备了五千石粮草,还请大都督收下。”

这个可以有,罗剑心道。

“那我就感谢东平侯的好意了,刘师长,赶快派人上岸去东平侯办理交接事宜,只不过,东平侯,你部人马大战过后亟待休整,这次攻取淮安我们将采取全新的作战模式,你部恐怕也帮不上忙。”罗剑是粮草要收下,但作战却不要刘泽清参与。

刘泽清一听,脸色变了几变,想要再说,却听罗剑已经开口说道:“东平侯,你部如果想要加入扬州军,必须经过整编整训,你考虑好了再说如何?”

对扬州军的整编整训一事,刘泽清也有耳闻,以前的靖南侯黄得功部,如今只剩下三个师约四万人马,黄得功也成了扬州第二军的军长。

现在自己的人马只有不到三万人,整编以后能剩下一万多人就不错了,到时候自己恐怕只能象刘肇基和李成栋等人一样,只能当个师长,而扬州军的将领并没有自己的地盘,部队都是统一补给,还想象以前一样独霸一方,那是不可能的了。

“那末将就祝大都督旗开得胜,末将先回去跟大家商量好了再回复大都督如何?”刘泽清根本不想参加整编,敷衍着说道。

罗剑知道他的用意,也不加理会,等刘泽清带人上了岸,命令旗舰继续前进,很快追上了大军。

“哈哈,大都督,刘泽清这下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这小子,还想跟在我们后面拣便宜,哪有那么好的事,我们拼命拿下淮安,到时又交给他?想得倒美!”刘肇基高兴得不行,平白得了这么多粮草,大军的后勤保障变得更加富余了。

“淮安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即便打下来了,也不可能再交给他防守,刘泽清私心太重,其部军纪又差,根本不能重用,等他们自生自灭吧。”罗剑说道。

随后罗剑找到水师的几位将领仔细询问了水师的装备情况,这才知道水师装备的船只全是在淡水中使用的,根本无法在海上航行,如果扬州要发展海军,军舰还得重新建造。

刘泽清站在岸边看着渐渐远去的扬州军水师,心里又气又急,却又对扬州军无可奈何。

扬州军连多铎的几十万大军都能打败,准塔部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淮安眼见着就要收复,看大都督却没有把淮安再交给自己防守的意思,下步怎么办,得尽快拿个主意出来。

想来想去,这大都督似乎并不好说话,找督师史可法估计也是不行,看来只能在朝廷上想想办法了,反复思忖之后,刘泽清带人朝南京去了。

黄得功和李成栋在宝应县带着二师也上了水师战船,离淮安只有七八十里的路程了。

准塔对扬州军突然向淮安发起进攻十分震惊,多铎大军在扬州军面前损兵折将,准塔并不知道细节,多铎并没有向其通报,但据此判断扬州军实力很强总是没错。

准塔并不认为扬州军能攻取坚城淮安,自己七八万人马都守在城里,凭借高大的城墙坚守,一两个月总是能守住的。

一面向朝廷报告扬州军的动向,一边派人向多铎通报。准塔加强了淮安城的防守,连杀了二个心思不定的汉军将领,这才让所属汉军稳了下来。

多铎对是否救援淮安犹豫不决,如果扬州军攻取了淮安,刚通往山东的大门就被打开,扬州军肯定会向山东进军,到时候防守山东还是自己的事。

众将领都认为淮安现有八万多人马,只是坚守一座城池,而扬州军只有四万多人马,要想打下淮安,恐怕也非一日之功,这些想法跟准塔差不多,众将领也认为守上一个月问题总是不大,到时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与准塔兵合一处,消灭扬州军这四万多人马。

多铎进攻扬州失败的消息早已经报到了北京,尽管多铎把扬州军神兵利器的效果夸大了很多,失败的消息还是让多尔衮和朝中大臣们大惊失色。

多尔衮花了很长时间详细了解了多铎兵败的经过,反复分析了扬州军使用神兵利器的情况,得出结论认为扬州军的神兵利器不多了。

但是扬州军新出现的火炮让多尔衮大为震惊,这种轻便、射速快又能开花的火炮如果数量多了,对大清的威胁将是致命的。

多尔衮找到范文程和不少汉臣反复商议,最后亲自出马找到了已经投降清朝的前明钦天监官员洋人汤若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