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来,这次亲自到瓜州住下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罗剑这一来就是一个多星期,迫击炮的炮弹研制很是顺利,这得益于迫击炮炮弹的构成并不复杂,试制的十几发炮弹经过试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射程有二两到三公里,只是威力并不太强,这是因为炮弹里的爆炸药还是用的黑huo药,这让罗剑觉得很是无奈。

炮弹研制成功之后,罗剑又赶到了造船厂住了下来,现在的造船厂规模又扩大了不少,除了正在建造的几艘蒸汽商船,“霍去病”号战舰也已经开始动工了。

“霍去病”号在“卫青”号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进,虽然大小基本差不多,但“霍去病”号就象郑成功说的那样,其上将安装了一门205毫米的主炮,其龙骨用了不少钢材加固,抗击风浪的能力比“卫青”号要强不少。

“霍去病”号战舰上将使用的蒸汽机用了瓜州炼钢厂最新研制的钢材,这让蒸汽机可以做得更大,其单机驱动能力大幅增加,据宋应星计算,将安装两台蒸汽机驱动的“霍去病”号的速度应该不会低于“卫青”号,

看了“霍去病”号的整体设计图,觉得这战舰已经越来越有以后战列舰的样子,罗剑有了把战舰加装钢甲的想法。

把宋应星和陈子龙等人找来一商议,罗剑被迫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首要的问题主要出在钢铁产量上,此时的钢铁需求量与一年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消耗钢铁的大户主要是蒸汽机,蒸汽机厂消耗了瓜州和芜湖炼钢厂一半以上的钢铁。

随着蒸汽机在扬州的广泛应用,不少厂家纷纷前来订购,就连一些纺织厂也逐步改用蒸汽机驱动。

尽管蒸汽机厂一再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其生产的蒸汽机仍是供不应求。

其次是装了铁甲的战舰必须要全部重新设计,如果只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加装铁甲,必然造成战舰头重脚轻,其海上航行的稳定性将大大降低,这也是宋应星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听到宋应星的这个结论,罗剑才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仔细回忆以后的战列舰,大多是船身较低,并不象现在的战舰一样看起来显得很高大,这是因为战列舰吃水深,其重心相对较低,稳定性当然就更高。

这样一来,尽管“霍去病”号在“卫青”号的基础上作了部分改进,但其技术水平基本还在一个档次,这让罗剑有些无奈,投入这么多,罗剑总想每次在技术上都有飞跃,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太超前式的思路还是要不得。

等王强前来瓜州报告舰队已经准备就绪马上可以出发,罗剑这才赶回扬州,召集舰队的主要人员再次召开了会议。

会议确定了“以打为主,以谈为辅”的原则,总之一句话,就是这次一定要把日本给打痛了,打听话了,这就是这次舰队出动的根本目的。

舰队出发时,前来江阴送行的人比商船第一次出海时都多。

杏儿抱个一个大包袱拉着王强哭得稀里哗啦,这让王强很不高兴,两人的关系现在已经明朗,王强这是第一次远离扬州,杏儿极为不舍。

“我说你哭个啥劲?以后我南征北战肯定会长年在外,你老是这样我不要你了。”王强冲着杏儿吼道,听得旁边的众人大笑不已,把杏儿羞得躲进了柳兰的怀里。

等刘宗周老先生带着一群人匆匆赶到时,舰队已经出发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让人苦恼的“参政院”

罗剑和史可法都没想到刘宗周老先生会赶到江阴来,更没想到刘老先生一来就指着罗剑的鼻子骂开了。

“罗兴华,你到底要把扬州领往何处?商船被扣,就应该派人前去交涉,你派如此庞大舰队前去,到底是何用意?我大明国都如今还在鞑子手中,你不思收复失地,反而对海外大肆用兵,真是不知所谓!”

没等罗剑反应过来,跟着刘宗周一起来的一帮人也都指着罗剑纷纷指责起来,弄得罗剑尴尬不已。

现在的刘宗周也同朱聿键一样,是扬州的“参政”之一,老先生当了“参政”之后劲头十足,对扬州的每一件事都不放过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次舰队前去日本,并没有召集这帮“参政”们商议,这让刘老先生十分不满,竟直接追到江阴来了。

“蕺山先生勿恼,咱们回去慢慢说好吗?”史可法一见,赶紧上前拉住了刘宗周。

“史宪之,你现在也变了,罗兴华一意孤行,你竟不知劝阻,如此对海外穷兵黩武,又岂是我大明之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