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准备,甚至连国防军的粮草都准备齐全了,倒让临时政府省了许多粮草。

从南平转道福州,仍是花了国防军十多天的时间,刘肇基和李成栋等人都是心急如焚,想到到海上乘船基本不消耗体力,二人都是命令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朝福州进发,而阎应元的炮兵却拖到了后面。

此时洪承畴率领的清兵已经逼近广州。

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子相见

就在国防军三师一旅向广东进军之时,罗剑开始有了收复台湾的想法。

罗剑从安排明军中精减下来的士卒到硫球时,就已经想到了东番(台湾岛,明朝官方对台湾的称呼,满清以后更名为台湾,以下皆称台湾。),台湾岛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实际占领,历史上郑成功过几年就要收复台湾,现在自己等人来了,得把这个时间提前几年了。

要解决台湾问题,必须用到海军,现在南京政府虽然有了四艘战舰,尽管战斗力已经远高于这个时代的战舰,但数量仍是太少,若是几个方向有事,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因此瓜州造船厂仍在加班加点。

瓜州造船厂在清兵袭击时并未受到冲击,停工时间也极短,清兵被歼后,工厂很快就开工了。

目前在建的“岳飞”号比“卫青”号和“霍去病”还要大不少,主要是为远洋航行准备的。

扬州地区工业的发展对橡胶的需求越来越急迫,而此时橡胶还只有南美州才有,罗剑已经派人在做这方面的准备,等“岳飞”号下水,即刻准备向南美州进发。

虽然罗剑很想让铁甲船提前问世,但目前仍是困难重重,主要是钢铁产量严重不足,南京炼钢厂正在建设中,若要投产恐怕还得半年多,瓜州和芜湖炼钢厂的产能有限,光是军工和蒸汽机的生产就基本消耗殆尽。

其次是防海水侵蚀问题还是个大难题,罗剑和刘为民查了资料,电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还得慢慢摸索。

尽管现在无法制造,但罗剑已经安排瓜州造船厂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据小刘乐观的估计,二三年内解决应该没有问题。

要解决台湾问题,以临时政府现下的实力,当然不成问题,只是前段时间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保持了比较好的贸易关系,加上国内的问题更为急迫,没有考虑到这个上面罢了。

临时政府逐步稳定下来,浙江和江西、福建几省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罗剑准备等两广之战后即刻动手收复台湾。

为了运送国防军到广州,郑芝龙调动了几乎所有他能调动的能够海上航行的船只,近二千只船只的大船队从福州浩浩荡荡地出发,一路上吓得一些小海盗避之唯恐不及,沿海一带的海上航行竟安全了许多。

就在郑芝龙的船队出发的第三天,郑成功率领的舰队也从杭州湾赶到了福州,开始运输阎应元的炮兵部队。

阎应元担心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三个师会吃亏,一路上不停地催促着郑成功,郑成功只得命令舰队全速前进。

郑成功的舰队全是蒸汽船,速度当然远远超过郑芝龙的船队,竟在刘肇基他们出发后的第五天就追上了大船队,而此时离广州已经不远了。

郑成功父子二人二年多的时间里终于第一次见面了。

父子二人的见面是在“霍去病”号的甲板上,郑成功唯恐其父再生异心,有心震震郑芝龙,这才专门让人把他接来的。

“郑森见过父亲大人!”郑成功没有跪下,而是朝郑芝龙敬了一个军礼。

郑芝龙并没有怪罪郑成功不去主动拜见,他早就想见见传说中的“卫青”号和“霍去病”号了。

“森儿啊,二年多不见,你可是长大了!现在也出息了!”郑芝龙看着穿着国防军新式海军军装的郑成功,很有些感慨。

看到郑芝龙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会就转到了舰上,郑成功知道父亲对这艘战舰极感兴趣。

“父亲大人可是对‘霍去病’号很有兴趣?待森儿带父亲观看。”

“森儿快些前头引路。”郑芝龙早就迫不及待了。

一路看着,郑芝龙不停地发着感慨。

心里暗自庆幸当初幸亏派刚投靠的海盗与试了试水,如果当时真下决心对扬州的舰队下手,恐怕自己要吃大亏不说,南京临时政府现在也容不下自己了,就这“霍去病”号一艘战舰自己就没法应付。

关键是人家速度太快,想打就打,想跑就跑,想打舰上火力如此强大,自己最大的战舰恐怕也挨不了几炮,想跑自己连人家的影子都看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