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 (第1/4页)

酒井忠胜曾经陪同德川家光到京都去拜见过绍仁,当然认识他,见王强没有撒谎,天皇真的在他们手上,赶紧上前拜见天皇,心里却凉到底了。

在绍仁又被带下去之后,绝望之中的酒井依然尽职尽责地不停地讨价还价,尽管卢渭和郑成功都有些松动,但王强却坚持毫不松口。

无奈之极的酒井忠胜提出了最后的两个条件,听到通译把两个条件翻译过来,王强三人脸上都露出了怪异的神色。

“不行,派学生去还可以商量,把步枪卖给他们,这绝对不行!”卢渭最先说道,郑成功也是一边点头,一边附和着卢渭的话。

酒井听到二人都不同意,脸上露出了决然的神色。

王强却是呵呵一笑,对通译说道:“你问问他,步枪多少银子一支?”

“小王,你要干啥?”卢渭着急地说道。

“渭生兄,不要着急,下来我们再说。”王强拍了拍卢渭的胳膊,让他稍安勿躁。

酒井忠胜一看有门,脸色和缓了不少,赶紧反过来问王强,步枪要卖多少。

“你跟他说,一支少了五百两银子,谈都不要谈,数量不能超过二百支。”

尽管酒井忠胜听不懂王强的话,但语气他还是听得出来,王强的话是非常坚决的。

酒井忠胜知道大将军购买这些步枪,并非是想靠这些步枪来打赢中**队,他是想把技术学过去,这样一来,有二百支也就足够了,太少了又怕引起这几人的怀疑。

卖枪王强并不抵触,他知道等刘为民的化工厂建成投产了,扬州一式很快就要被淘汰,如果不是担心日本人拿到了步枪开始算计自己,王强还想多卖一些,要知道这些步枪每支成本价最多不超过十两银子。

王强倒是担心日本派了学生到了国内,这个可不太好安排,如果只安排一些大儒单独给他们教学,他们肯定不会干,让他们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却并非王强所愿,另一个时空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王强可是记得一清二楚。

不过如果不答应他们,恐怕谈判很难谈下来,南京现在等得着急,这里的事情得尽快解决。

王强想了好一会,心想把这个难题干脆留给首长好了,柳兰姐主意也多,他们俩也许会处理得好。

二百万两白银幕府一次性可是拿不出来,通过协商,幕府必须在三年内把银两付清,这个三人都同意了。

尽管卢渭和郑成功都不太愿意,王强还是做主答应了酒井忠胜的两个条件,这样一来,谈判总算圆满达成协议。

关于天皇的称号问题,王强也知道幕府确实做不这个主,这个也不着急,等把绍仁送回京都的路上慢慢跟他谈,这只是王强个人的喜好,并非是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三人都把这事给放下了。

双方谈好了,明天一早就在江户港交割银两和枪支,王强知道幕府巴不得舰队早日离开日本,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舰队从江户离开时,带了五十万两白银和三十个十七八岁专门挑选出来且懂汉语的日本学生。

等舰队到了富士湾,卢渭又派了小船去联系前次派上岸联系硝石的人,舰队在富士湾停留了三天,运兵船被挪出二艘,专门装载硝石矿,就连“岳飞”号空余的船仓里也装都装满了。

硝石矿还是花了几万两银子,这点大家都没有异议,毕竟矿藏是日本人开采出来的,如果还想他们以后继续供应,靠抢肯定是不行的。

王强一路上找绍仁谈了很多次,绍仁虽然年幼,但其性格却极其倔强。无论王强软硬兼施,绍仁就是不答应,王强也被弄得实在没办法。

王强虽然对日本这个民族没有一点好感,但日本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却是以后发生的事,真要现在就把日本绍仁天皇怎么的了,王强当真做不出来。

考虑了几天,王强终于在大阪把抓的天皇和他的随从几百人都给放了。

舰队到了长崎港时还是耽搁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长崎港被日本幕府收回,现在又要重新租借过来,在同随舰队过来的幕府官员交接之后,王强仍是留下了一千人的队伍在长崎。

算算时间,舰队出来已经不少天了,担心南京着急,等把长崎的事情处理完毕,舰队即刻出发回国了。

十多天后,舰队终于回到了江阴的临时港口。

刘宗周老先生终于没能熬过1647年的夏天,在舰队回来的前几天里,老先生还是离去了。

仿佛约好了一般,就在刘老先生故去一个多月后,高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