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岳飞”号虽然庞大,但其需要的人员也多,这种跨洋的远航必须有补给舰随行,况且跑这么远,总不能只为找橡胶树的种子,顺带也得做点生意,远洋商船也必须有。

尽管瓜州造船厂已经生产了三艘大型的远洋商船,但并不能满足商人们的需求。

罗剑和史可法考虑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等新商船下水,就用这三艘大型的远洋商船在“岳飞”号和“霍去病”号的护航下前往南美洲。

为了使“霍去病”号更能适应远洋航行,瓜州造船厂又对“霍去病”号作了全面改造。

舰上的桅杆和船帆已经全部被去掉,蒸汽机也更换成了同“岳飞”号一样的型号,以保证航行上不拖后腿。

郑成功这段时间带着一帮人一直在参谋部学习,远洋航行与日本之行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到日本毕竟自古有之,航线都是极为熟悉的,而到美州却是第一次。

本来罗剑要安排施琅带队前往南美洲,但在郑成功的一再要求下,加上郑芝龙前来反复说情,罗剑只得把施琅留了下来,让郑成功和卢渭带队前往。

再有一个星期舰队就要出发了,罗剑这几天每天都要到参谋部去和郑成功、卢渭一起确定着最后的方案。

郑芝龙兴冲冲地跑到罗剑办公室找到他,跟他说六月十六是个出行的好日子,他已经找人算过了,舰队这天出发最好,让罗剑有些哭笑不得,按照原来的计划和方案,舰队就是六月十六的。

“岳飞”号即将开始的远航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支持者大都是知道“岳飞”号远航的真正目的。

反对者觉得现在同日本和南洋的贸易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不用海军的主要力量在这一带为商船护航,远隔重洋,跑那么远去干嘛?

甚至有人说罗剑好大喜功,是在学明成祖朱棣一样要弄出“郑和七下西洋”来炫耀武力,只是现在国家还没统一,并不是炫耀武力的时候。

当赖福把从各个方面收集来的反应送到罗剑的办公桌上,罗剑看了之后有些无语。思忖半天之后,罗剑亲自提笔写了一篇文章,《未来世界是海洋的世界》很快就在《中华日报》上被刊登了出来。

在这篇文章里,罗剑引用了一些马汉《海权论》的思想,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远洋商业将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个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如果中国不尽早开始对海洋的探索,将会被西洋国家远远甩在后面。

罗剑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然罗剑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只不过最近几个月他已经很少亲自在报纸上撰写文章,很多观念都是柳兰用笔名写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罗剑这次亲自写这篇文章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他想用这篇文章告诉那些商人们,海外还有无穷的财富等着你们,这些才是你们追求的目标,而从工人嘴里克扣的那一点,跟这些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看懂了罗剑这篇文章的意思,但明白人还是不少。就在罗剑的这篇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商会会长沈同就找到了工商部长任民育,要求政府同意商会派人跟舰队一起远航,他们也要考察大都督嘴里的南美州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有银子赚。

对这个要求,罗剑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发大上海

六月十六这天,罗剑和史可法在江阴码头为远航的舰队送行,等舰队全部离开了港口,二人这才骑马返回南京。

“宪之兄,我想让王秀楚到上海县任职,你觉得怎么样?”罗剑和史可法并骑走着,想起昨天晚上自己思考的事情,这才转身对史可法说道。

王秀楚担任罗剑的秘书已经两年多,其能力很让罗剑满意,不过也不能让他老是当秘书,那可真是有点屈才了。

“兴华,他事情做得不好?”史可法奇怪地问道。

“啊?!宪之兄什么意思,他做得很好啊,我非常满意。”罗剑有点迷糊,不知道史可法为什么这么问。

“他事情做得好,又有本事,你就准备让他到一县里任职?兴华,你不觉得太屈才了吗?”史可法有些不满地看了罗剑一眼。

史可法的话确实有道理,现在的一县治理跟罗剑在另一个时空里的一县区别可大了去了,除了南京和扬州附近的几个工商业非常发达的县,一般的县还只是以农为主,需要做的事情还真就不多。

而王秀楚跟在罗剑身边两年多,自是学了不少东西,不论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