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哪知道船队到了朝鲜之后,并非是朝鲜人要接受这笔物资,倒是满清朝廷派人跟他们接洽,这让李姓商人害怕了起来。

最后随船队同去的七八个商人还是被皇宫的珍宝给迷花了眼,同意满清朝廷用皇宫珍藏来换取这十几船物资,并且他们跟满清朝廷派的人商量好了,等回杭州后马上再组织一批货物运到朝鲜。

赖福说,这十几个商人中有六个是南京的,其余都是杭州的,六个南京的商人有两人还在商会中担任理事。

不得不说安全部后来调查做得很细,在没有惊动这帮商人的情况下把事情调查得清清楚楚。

柳兰尽管非常关注这件事,但她并没有直接去找史可法,毕竟自己没有在南京政府中担任明确职务,赖福来跟她说是出于本能的信任,却并不符合工作程序。

事情调查清楚了,处理起来就不难。柳兰和刘为民觉得史可法和内阁其他成员不会轻易放过此事,却没想到史可法和内阁竟下了如此大的决心,他们要对整个工商界开刀。

刘为民担心的事情真的变成了现实。

“我们不是不教而诛,几年前我们就处理过类似事件,这些人竟然还不吸引教训,他们是咎由自取!”史可法的话说得是掷地有声。

抓了这十几个商人之后,南京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了南京商会,尔后就开始了对工商界的彻查,一时间南京和杭州风声鹤唳,整个工商界人人自危,事件很快就波及到扬州和其他城市。(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后果

史可法并不知道南京政府的一道道命令造成了如此大的风波,他正在和内阁几人在商议如何处置这十几个商人。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直接杀了就是,不如此如何以儆效尤?”路振飞十分干脆地说道。

“我看可以,不杀这些人是不足以平民愤!兴华他们在前方拼命,他们却在后方资敌,不杀之恐寒了前线将士之心啊!”袁继咸也表了态。

“尽管这些商人这些事情做得太过,但似乎不够死罪吧?”任民育颇有些犹豫地说道,他是工商部长,跟商人接触得最多,虽谈不上好感,但也知道这些人的重要性。

“时泽你这叫什么话?如此资敌的行为还不够死罪,难道等他们把南京政府都给卖完了才能称得上是死罪?”史可法瞪了一眼任民育,语气十分不满。

朱聿键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主意,只是点了点头,只剩下刘为民没有表态,大家都把眼光转向了他。

“不行!绝对不行!”平时在内阁会议上极少表态的刘为民这次态度十分坚决。

“小刘,你说什么?”史可法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刘为民,这似乎不是他平时认识的小刘。

“我说今天咱们在这儿研究对这些人的处置本身就不行!”刘为民这次十分坚决,面对史可法有些骇人的眼光丝毫都不退缩。

“你是说咱们这些人还不够资格研究对这些人的处置?”史可法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没有资格!这些人违反法律,自有审判机关也是刑部按有关法律对他们进行审判,他们触犯了哪一条,自有有相应的法律去制裁他们,咱们内阁在这儿就把处置意见定了,这是以权代法。绝对不行!”刘为民说得斩钉截铁。

其实目前南京政府的司法体系并不完善,尽管另一个时空一些法律被罗剑他们改头换面用到这里,但组织架构基本还是采用以前的一些司法机构,象刑部还在一直履行着公检法一条龙的职责。

史可法只是被愤怒迷惑了心神,他哪儿不知道这种以权代法的极大危害,他的恩师左光斗当年就是被东厂逮捕下狱。在狱中被折磨至死的。

尽管被刘为民给噎得说不出话来,史可法却没有生刘为民的气,因为他知道刘为民说的有道理。

“我觉得小刘说得有道理,宪之,咱们是不是把情况给兴华通报了,听听他的意见再作决定?反正这些人已经被抓起来,想跑也跑不了。”内阁中年龄最大的袁继咸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行,这事我会以最快速度给兴华通报。不过这个商会必须不能让他们再折腾下去了。”史可法作了部分让步,而对撤消商会的事非常坚决。

“督师,我觉得咱们不能把商会一棍子打死,商会本来只是民间组织,咱们政府并没有权利去撤消他们,如果咱们真的强行撤了商会,恐怕会惹出更大的麻烦。”刘为民继续说道。

“如果连个商会都管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