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 (第1/4页)

“锁柱,这次回扬州没有?”罗剑却很快停止了思考,朝锁柱问道。

“大都督,回了呢,我请了三天假,回去看了一趟。”锁柱赶紧上前一步回答道。

“家里都好吧?父母身体怎么样?”罗剑关心地问道,他对扬州城外的张老汉印象很深刻。

“他们都很好,现在家里日子好过多了,今年从县上领了不少化肥回来,我走的时候正在准备春耕呢,可惜时间太紧了,我没能帮上忙。”锁柱有些为自己没能给家里帮上忙感到歉意。

“你今年有二十了吧?家里没张罗着给你找媳妇?”罗剑笑着问道。

“大都督,我可不用家里找,这次回去,听说我给都督当卫队长了,家里媒婆倒是来不少,听说还有大户人家的小姐呢。不过我可不着急,等天下太平了,我还要到大都督说的军校里学习,江山打下来了,总得有人守着吧。”

锁柱说到这里,颇有些骄傲,虽说是乡下人家,现在自己成了大都督的卫队长,以前看不起家里的那些人现在也上门巴结来了。

“呵呵,锁柱你这想法好,即便是打下了江山,咱们军人哪也不能过太平日子,对军人来说,可不能有过太平日子的说法,咱们军人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

创建军校的想法罗剑由来以久,不过未来的战争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教学,现在的军校需要现在上过战场的一些老军人来言传身教,否则军校的开办意义不大。

罗剑在济宁停留了一天,何刚已经在济宁建成一个大型军需补给站,罗剑去看了看,各种物资的储备倒是十分充足,粮草也足够多,看来何刚把打下北京城之后的俘虏和救济灾民都给算计到了。

尽管是快船,从南京赶到沧州城外还是花了五天时间,乙邦才带着王强和马应魁到码头接到了罗剑。

“首长,这次咱们要打进北京城了吧?”王强性子急,刚接到罗剑就问道。

“嗯,咱们得加快点步伐了,这次不打下北京决不停下!”罗剑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最后的挣扎

自从沧州被国防军攻占之后,北京城里愈发乱了起来,各种声音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

关于谭泰之死在京城里也有几个版本出现,最常见的一个是谭泰被国防军抓住了以后给凌迟处死了,还有说谭泰是战死的,总之谭泰是自杀身亡的真相反倒被掩没在各种传说之中。

多尔衮是知道真相的,因为谭泰的护卫统领最后被国防军释放了,辗转回到了京城,到多尔衮府上把谭泰临死前的遗言告诉了他。

多尔衮在得知沧州城里粮草只够三天之用后,并没有责怪谭泰没有做最后的抵抗,现在他也没有时间再去责怪谁了,他知道,大清朝最后的日子也快来了。

多尔衮不甘心,当初抓住时机入关,他本以为大清夺取天下指日可待,却没想到扬州城下出现的几个人竟用几年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

多尔衮没有去责怪多铎,他知道就是他本人去了,在当时的扬州城下也不会做得更好,多铎已经尽力了。

失了沧州之后,大清朝廷已经乱做一团,沧州离北京城只有四五百里,国防军恐怕要不了半个月就会兵临城下。

尽管明朝末年的时候,大清铁骑也经常深入关内,也曾光临北京城下,但那时的北京城却依然稳固,大清军队也只能来逛一圈就走。

但多尔衮知道国防军是不会来逛一圈就走的,北京城的七万新军能不能守住北京城谁都不知道,多尔衮认为是守不住的。

如果说以前只是偶尔起了心思。这时候多尔衮开始真的准备撤回关外了。

准备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的大兄阿济格率二万满族骑兵开始撤至盛京(沈阳)。

今天在朝上多尔衮就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整个上朝期间都是无精打采地。也不开口说话,他不说话,整个朝会开得沉闷无比,只有几个汉臣奏了几件小事就草草散朝了。

多尔衮低着头准备从武英殿离去,一个小太监来到面前,跪在地上禀报说皇太后有请。

皇太后这个时候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多尔衮有些纳闷,但还是跟着小太监到了慈宁宫。

此时的慈宁宫并非重新修建的慈宁宫,原来准备重修慈宁宫的事被战事给耽搁了下来。

等到了慈宁宫一看。小皇帝顺治散朝后也来到了这里。多尔衮上前给皇太后和顺治躬身施了一个礼请安后,在皇太后给他准备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