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左先生,你也知道,就龚鼎孳这信我看起来都头大,哪里还能作出这样的词来?”罗剑苦笑着说道。

“那下半阙呢?”左懋第看出罗剑也知道这首词,急着追问下半阙。

“这词只有上半阙,下半阙那人还没作出来呢。”罗剑只得打着马虎眼。

“真是可惜了,如此雄文,可惜只听到了半阙,可惜了!”左懋第不停地遗憾着。

诗词的事情总算胡弄过去,议论的焦点又回到了这帮投降满清的明朝大臣们。

龚鼎孳和这帮汉臣们无非就希望南京政府、大都督不要忘了他们,他们还能够继续为官,而最让罗剑头疼的也是这部分人。

象冯铨和宁完我那样的大汉奸处理起来倒也简单,他们对以前的明朝和汉族百姓作出的罪行清晰明了,依据其罪行即可对其实施惩罚。

但象龚鼎孳、时敏、陈名夏等汉臣只不过是气节沦丧,在满清朝廷也是地位不显,满清朝廷任用他们不过是无人可用,临时拿来凑数而已。这些人实际上做恶并不多,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做恶的机会。

这些人南京政府当然不会再用他们,且不说这些人品行太差,更会在整个国家形成一种极为不好的导向,罗剑在这点上是极为坚决的。

若以他们曾经给满清朝廷做过事来惩罚他们,在明末这个大环境下,似乎过于抽象,在南京政府现有的法律上也难以找到确实对应的条款。

大都督令已经颁发下去,效果看起来也颇不错,起码京畿的县府都没有拒绝接收大都督令,各地的治安基本维持得还不错。

四师和六师已经离开北京开始向河北、山西机动,不过他们的推进速度并不太快,他们还要等十师一起。

南京最近又运来了一批新装备,尽管四师师长刘定均和六师师长刘雄伍都非常眼红,但罗剑还是决定先将十师全部换装,以后向北进军,十师将作为中坚力量,先将他们装备完整了也好为今后的作战打下基础。

有了电报机,同南京的联络一直没断,每次发电过去,史可法很快就能回电,罗剑怀疑史可法是不是将电报机房设在他的办公室旁边。

罗剑要求向北京派遣官员的事情现在还解决不了,组织部长路振飞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河南,作为明末的重灾区,这些地区的战后重建和恢复生气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左先生,如果明天还没有消息回来,我准备后天启程回南京,北京的一切事务就劳烦先生多操心了,目前看来只能先维持现状,待南京政府那边抽出人手来,很快就安排官员过来。”

史可法几乎天天都在催促罗剑回南京,四川那边的情况不是很好,由于李成栋的二军耽搁了十几天时间,洪承畴到了四川之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现在正在重庆一带与二军对峙着,看来仅靠二军是无法解决四川问题了。

史可法急切地盼望罗剑回去,还不仅仅是四川的问题,这几年一直比较老实的日本幕府最近却有些不安份了。

至于日本幕府如何不安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史可法的电报里却是语焉不详。只说等罗剑回到南京后详说。

罗剑本来对日本的消息一直十分关注,想让史可法在电报里详加说明,又想想自己不日就要回去,只好按捺住心里的急迫,心道什么事情也不急这十来天。

左懋第把他的临时办公地点设在满清朝廷以前的户部,这儿也是明朝时期的户部所在地,左懋第当过崇祯朝的户部给事中,对这个地方自是极为熟悉。这才选了户部作为办公地点。

罗剑给左懋第弄个了官衔,叫做“北京临时事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名字有些长,但意思大家一听都明白。

除了左懋第当初的北上使团的一些人,罗剑又从部队里抽调了一些军官到了临时委员会,北京这儿摊子不小,人少了可不行。

等罗剑准备启程回南京的时候,临时工作委员会已经开始挂牌办公,各项工作慢慢也展开了,罗剑觉得该回南京了。

好消息总是让人觉得姗姗来迟。就在罗剑准备启程的头一天,马应魁派来的信使终于到了。多铎授首和清兵全灭的消息让大家都极为振奋,罗剑也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用电报告诉了南京。

史可法的回电里只有三个字“好!好!好!”

显然史可法对干掉多铎是极为高兴的,别人也许不知道,他可是听罗剑跟他说过,另一个时空里,他就是被多铎害了的。

这个消息的到来让罗剑又耽搁了一天,紧接着阎应元派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