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要回去也是一起回去,你就不回去了?”罗剑这段时间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见柳兰提起来,随口说道。

“我就知道你还想回去,霆儿在这儿出生,他是属于这儿的,他不能走,我也不能走,再说我们把霆儿带走了,让老太太还活不活?”柳兰痛苦地说道。

柳兰提起的话题太过沉重,罗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沉默着。

“兴华,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霆儿太寂寞了。”柳兰把脸贴在罗剑的胳膊上,轻轻地说道。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理论先行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忙忙碌碌中总觉得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七月初,老天爷仿佛要把几十年的小冰河期补偿起来一样,今年夏天特别热。

尽管快要把人给蒸熟了,但扬州城外张老汉仍是扛着锄头在自家的田地巡视着。要说张老汉一家现在在扬州城城都颇有名气,尽管有些人还不服气,但架不住人家有两个争气的儿子。

大儿子铁柱当初在护卫瓜州一战中立了大功,后来被南京政府任命为乡长,管着一个乡的人,大儿子这个小官不说倒也罢了,但小儿子锁柱现在可了不得,他现在可是大都督的卫队长。

知道锁柱还没成家,自从去年开始这媒人就几乎把门槛都给踏矮了,只是锁柱说他的婚事不用父母管,他自己晓得找,这孩子真是的,哪有婚事不是父母管的,但锁柱说了,大都督就是这么说的,张老汉这才无话可说。

虽然不用自己管,但张老汉还是随时在留意着,前不久扬州城里宋举人也找人前来托媒,这让张老汉觉得很有面子,要知道这些举人老爷以前是看都不会看一眼他们这些泥腿子,可他听说举人老爷家的闺女是裹着小脚的,当时就不愿意了。

锁柱当初在家时就说过,他是死活不会娶一个小脚女人的,这一点张老汉记得最清楚。

天越来越热。张老汉把心思转到自家地里的庄稼上。城里的有钱人都嫌天热。但庄稼人可不这么想,现在正是水稻扬花灌浆的时候,要的就是大太阳。

张老汉蹲下身子,细心察看着田里的水稻,这些施了化肥的水稻长势极好,就是太招虫害了,这个得让锁柱给大都督说说,他们是从天上来的。肯定也有办法对付虫害。

隔壁田里刘猛也在察看庄稼,他家的田里如今也用上了化肥,说用化肥,其实刘猛家去年就用上了,化肥真是好啊,以前家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总是为一口吃的发愁,今年可不一样了,现在家里粮仓里还有不少粮食呢。

“老张,这么热的天,你也不在家歇着。还在忙活啊?”刘猛冲张老汉说道,自从锁柱当了大都督的卫队长之后。刘猛就再没喊过张老汉为“老张头”了。

“咱就一个种田的,还能怕天热?看今年庄稼这长势,又是一个大丰收年啊!”

“谁说不是呢?现在日子好过了,我寻思着,今年卖了粮食之后,也要把家里的屋子给翻翻了。到时老张你得帮我去选选料,你的面子大,肯定会便宜不少。”

“乡里乡亲的,能帮上忙我肯定帮你,到时候你喊我一声就行了。”

张老汉一点都没推辞,锁柱上次走的时候还专门交待过,可不能因为他当上了大都督的卫队长家里就变了。

这天尽管要热死个人,但田地里还是有许多象张老汉和刘猛这样的庄稼人,今年粮食大丰收是眼见的了,大家以前还担心产量高了,粮价就会跌下来,不过南京政府已经发了文告,那上面明确说了,粮价肯定不会跌,这让庄稼人开始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就在张老汉跟刘猛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天的时候,远处的官道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两人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朝远方看去。

“刘猛,你看看都是谁呀?我眼神不好。”张老汉冲刘猛说道。

“啊!是大都督呢,我好象看到你家锁柱了!”刘猛惊喜地叫道。

“大都督回扬州了?大都督自从离开扬州后,一次都没回来过呢。”张老汉也是惊喜非常。

罗剑是有好几年时间都没回过扬州了,他也很想回来看看当初起步的地方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但以前总是脱不开身,前几天到湖北的袁继咸最先回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