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人间一快事。

王一飞笑,这是因为他又得到了一个文员大将。有李白加盟,这大唐人民杂志社可以说又是多了一虎将,而另一位虎将自然就是张九龄了。张九龄老成,文笔温润圆滑,写出来的东西意味深长;李白年轻,文笔放荡不羁,写出来的东西充满活力。

王一飞当下就又给李白介绍了一下大唐人民杂志社的发展史,以及主营什么,还有李白的待遇以及书的销售方面等。当然发展史是忽略的东西,主要还是主营以及李白的待遇和书的版权和销售方面的东西,毕竟王一飞创建这玩意儿是为了赚钱的。

李白也是听的津津有味,别看表面上其实就写写白话文而已,这其中的学问也是深着呢。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李白没有看过白话文是真的,而且李白也不知道这杂志社到底是干嘛的,主要都写些什么?是诗歌,还是散文,或者又是长篇大论,要不又是时事短评等等。

王一飞的解释也很简单,就是普通幻想小故事,或者是八卦文摘等,也可以向广大百姓征稿,比如说某些有趣味性的稿子都是可以上杂志上面刊登的,只需要付给原作者微量的稿酬就可以了。

只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李白不知道什么是白话文,也不知道什么是白话文体?

这可是为难了王一飞,白话文说白了就是平时说话,但是跟平时说话也略微不太一样,要是让王一飞给李白将,这还真不好讲,说起来写文章,王一飞就学过怎么写文言文,而这白话文,王一飞还真是没学就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王一飞不会写繁体字,更不会使用毛笔。

“所谓白话文,就是咱们平日里说话的家长里短的话语,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没有那些繁琐的之乎者也。”王一飞解释道,其实王一飞也只能这样解释了,白话文王一飞生来就会写,他能怎么教像李白这样生下就之乎者也的人呢?

“可有这种文体的范文?”李白问。

“有,不过不在这里。”王一飞说。

“那改日可要一观了”李白笑了笑也是释然了。

……

美丽的晚霞挂上了天际,又是昭示着一天的的结束,不过这漆黑的夜幕似乎正可以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比如说去什么地方献舞什么的,又比如说戏台子倒塌什么的。

一般来说,寿王府的演出以及戏台子的搭建等工程都是交给了长安郡,而郡守又派发到了礼部衙门,官员们那里会干这些事情,所以这事情就落到了杨玄璬等人的身上,而这个晚会所有的事情,上到戏台搭建,联系演员,下到吃喝拉撒,来宾座位都是杨玄璬的身上。

按理说像这样的工程跟本由不得杨玄璬这样没关系的人做,像这样的晚会唱戏只要不出岔子就能得到一笔不错的赏钱,但是武惠妃要做好的,长安郡郡守这些也不敢私自安排自己的那些亲戚,而杨玄璬在礼部衙门向来都是工程做的最好的,最有新意的,所以这事儿才落到了杨玄璬的身上。

显然杨玄璬果然不负众人期望,寿王府中所有的下人、佣人、以及临时帮佣都是有条不紊的忙碌着把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的食物、水果等东西摆放到桌子上面,还有的在打扫边角的垃圾,更有的爬到树上挂上红绸缎,以及红灯笼,和大大的‘福’字。

不过似乎有一人很是例外,在这搭建的高耸并且坚固,而且还有新意的戏台子的下面,一个身穿杂役服装的人,正在努力的用锯子拉断戏台柱子,这人边东张西望,边用力抽拉。

搭建戏台的都是非常粗的原木,虽然没有盖房子用的横梁那般粗细,但是也是不容易拉断的,李静忠手下又是加快了几分,速度更是可以堪比马达。

这次的戏台子搭建的是非有创意,戏台子搭建在寿王府的后花园的小河之上,横跨小河两岸,而且搭建的高度刚好与河岸相平,而戏台子的对面则是一个宽阔的亭子,可以摆放一个圆桌,刚好可以坐下几个身份较好的人,而在小河的两岸也是摆满了散席,来宾皆可按照身份找到自己的作为入席。

不过在有创意的东西,如果被破坏之后,那也是不堪一击的,李静忠的锯子显然比搭建戏台的木头要硬的多,不一会儿李静忠就成功的把戏台给破坏的岌岌可危,而在场所有的人,都没有发现李静忠,都自顾自的在忙碌自己的事情。

半截身体在水里的李静忠看了看四周,从小河里面绕到戏台子后面就离开了寿王府。

第311章 李白和杨玉环

夜幕彻底的降临在长安城上了,天空之中繁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