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1/4页)

自保尚且不能,如何能来救你啊,还是说了吧。”

李林甫猜测的很对,李静忠确实是等着李瑛来救他,但是事实是李静忠自己想让寿王出丑人,让李隆基责怪寿王,找太子只不过是找个保护伞而已,所以李林甫说的也是半对半错。

而李静忠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听李林甫这样一说,他突然也是感觉着太子的势力确实不怎么样,要是太子不能保自己的话,自己可就真的要死了,不过李静忠也不傻,知道如果现在真的把什么都说出来,那自己是死的更快,要是不说,说不定还有些希望。

李林甫见李静忠不语,赞叹的说:“有骨气呀。”说完就站了起来,招手让旁边的人拿来板子,二话不说一板子就打在李静忠的屁股上,看上去李林甫用的力气并不打,而且李静忠却也没怎么叫,但是这痛楚恐怕也就只有李静忠自己知道了。

正如李林甫所说,打板子最高的境界就是打的表面一点事儿都没有,但是内部的器官全部打烂,而这一板子李静忠也体会到李林甫所说的这种境界了,哪种钻心的疼痛让李静忠连叫都叫不出来,额头上面也是瞬间流出豆大的汗珠。

李林甫指着李静忠给旁边打板子的公公说:“我估摸着,肠子断了。”

正在得意之际,远处传来高力士嘹亮的声音。“寿王李瑁听旨,寿王李瑁听旨。”

李林甫的笑声戛然而止,这李隆基现在下旨,肯定不是表扬寿王李瑁的,肯定是说这戏台倒塌之事的,李林甫丢下手中的板子,就准备去看看那圣旨。

“寿王府戏台倒塌之案显系小人作祟,命寿王将此案移交京兆府查办,务必水落石出,钦此。”

圣旨很短,但是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无限的大,首先这一纸旨意是说戏台倒塌的,而且也断定了这件事情是小人作祟,后面却又说把这件事情移交京兆府查办,本来像这种王府的案子理应在大理寺查办,但是今日现在却让移交京兆府,这言语之意不言而喻,如果要是让管理大理寺的李林甫查案,恐怕现在这案子已经水落石出了。

但是为什么要移交京兆府,显然这也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

第324章 玉环得救

“儿臣遵旨谢恩”

李瑁对于这戏台倒塌之事,跟本就没有任何的关注,至于这案子交由哪家打理,他也不想管。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戏台倒塌之时杨玉环有没有死,没有死的话又是在那里。至于这圣旨,寿王李瑁也是完全相信李隆基的裁断,跟本没有任何疑心。

寿王不关注这些,并不代表武惠妃不关注,李瑁能够当上这寿王,那完全就是有个好出身,而武惠妃能够当上这后宫之主,那自然不是有个好出身,这圣旨上面的意思武惠妃自然全都懂,说白了就是李隆基想推脱责任。

这事儿明显就是太子派人过来做的,如果要是让李林甫的大理寺查的话,今晚肯定能出结果,然而李隆基却是一旨圣谕将案子派发到查民安的京兆府去了。

“阿翁,亲自来宣旨,有劳你了。”武惠妃走上来微笑着说。

高力士和蔼的笑了笑,摆手说道:“不敢当,案子发生在你们寿王府,所以陛下的旨意是给寿王爷的,陛下的意思娘娘自然明白。”

武惠妃却是话锋一转说:“本宫还真是不明白,按理说王府的案子,都是交予大理寺院查办的,真不知道为何要转到京兆府去办啊。”其实武惠妃明白这是为何,只不过是想试探一下高力士的口风而已,要是高力士能够透漏点什么给自己的话,那可是大大的有好处啊。

李林甫却站了出来说:“微臣却是明白,这是陛下对微臣的关怀,微臣心向娘娘,心向寿王爷,这一点微臣光明磊落从不隐瞒,陛下深知微臣此心此情,所以要微臣回避此案,不然无论微臣辖下的大理狱院,审出个什么结果,朝野都会以为不公。”

高力士一听,也是赶忙赞叹道:“哎呀,不愧是丞相啊,圣旨上有的丞相明白,圣旨上没有的,丞相自然是洞若观火啊。”

李林甫却是拱手说:“皇恩浩荡,微臣感激涕零。”

……

太子府,李瑛三兄弟都是等着管家回来报信,困的都坐在椅子上面打盹了,但是依然是不敢睡,生怕要是睡着了,醒过来是在大牢内,毕竟这事情他们做的太大了,全城所有的达官显贵,名师风流全都知道了,要是真的迁怒了李隆基,那他们这小命可就真的一下子就完了。

“圣旨,圣旨,圣旨下……”那老管家又是急急忙忙,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