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逛到兴庆宫的一端的时候,俨然是已经草草的走了一遍,而这另一端竟然就是寿山,站在寿山上面就可以瞭望到寿王府,看到景致秀美的寿山,李隆基兼李三郎也是一指寿山就道:“这里就是寿山,当年诸皇子为庆贺当今皇帝四十大寿,捐献了此山,咱们上去走走吧。”

寿山的事情杨玉环自然知道,当初李瑁就曾给她提起过这个寿山,现在见李三郎竟然说上去走走,杨玉环欣喜道:“啊,可以吗?”

“可以呀。”李隆基也是欣喜的说,看的出来跟杨玉环在一起的时候这老家伙的大脑智商处于负数,要不然根本也就不会来兴庆宫转了转了。

自从杨玉环嫁入寿王府之后从来都没有出来玩过,每日都是李瑁腻味着她,但是她又不能不让李瑁腻味着,所以甚至连出府都是非常少的,每天都是在府中谈谈琵琶,吃吃喝喝,看看书之类的。像这样的结伴出来游玩真是少之又少,所以这跟‘李三郎’出来游览兴庆宫杨玉环也是开心的很。

杨玉环喜道:“都说兴庆宫和寿王府只有一墙之隔,今日我算是看到了。而且每日晚膳之后父皇都会在这里抚笛赏月,今日得游览寿山,玉环真的好高兴。”

听到这里,李隆基也是来了兴致,这晚膳之后就是他在这里抚笛赏月,见杨玉环竟然这样说,就问:“可曾以琵琶应和?”

杨玉环点头道:“有啊。”

不过谢阿蛮却是吐槽道:“其实是弄错了,我玉环姐当时还不知道这里就是皇宫里的寿山,所以一听到笛子声,就以为是你大师傅吹的笛子呢,立刻就抱着琵琶应和他了。可后来听寿王爷说,在这里吹笛子的决不会是你李三郎,一定是他们俩的父皇,我玉环姐一听立刻就没了兴致,就不再谈琵琶应和他了。”

听谢阿蛮这样说,李隆基心里面也总算是释怀了当初为何杨玉环不应和他了,摇头晃脑的道:“原来如此,那玉环师傅我们再来合奏一曲,如何?”显然李隆基又是玩性大发,不过他却不知道这一次合奏却是把事情宣告给了整个皇宫内所有的人。

杨玉环却还是有着理智的,问:“不太妥吧。”

李隆基却是搬出来自己颁布的圣旨,道:“既有圣谕在先,玉环师傅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没什么不妥。”

听闻李三郎这样说,杨玉环也是喜道:“那我们就造次一会?”杨玉环只不过是一个小女孩而已,虽然这过了一年,但是也只不过是十八九岁而已,那里知道眼前这个和蔼的大叔其实是一只大灰狼,被李隆基这么一哄骗自然是感觉李隆基也是说的有理。

……

月光洒在寿山上,优美婉转的乐曲充满了整个兴庆宫,周边所有的人都能够听到动听的乐曲,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优美的乐曲是好听的,更多的人却是对于这乐曲的演奏者感兴趣,当然更多的人依然是猜的出来这乐曲的演奏者到底是谁。

以往如若要是李隆基到寿山抚笛,那自然就只有笛子一种声音,而今日却有笛子和琵琶两种乐曲的声音,而李隆基明发圣谕让杨玉环去梨园教习,而且还是教琵琶的,即便是不看到这一幕恐怕更多的人也会知道这到底是会怎么一回事儿吧,不过更多的人却是喜欢看好戏和推一把这好戏的进程。

完美的演奏就如同两人成了一人一般,当之无愧琴瑟之合。不过这琴瑟之合的下面似乎隐藏着深深的危急。

当晚杨玉环依然是回到了寿王府,而且李瑁这个傻乎乎的王爷也是什么都没发现。不过次日一早,天刚刚亮,杨玉环和李瑁也是刚起的时候,武惠妃就气势汹汹的过来,而矛头直指杨玉环,冷声道:“跪下。”

李瑁也是吃惊的看着武惠妃,想劝说些什么,不过武惠妃依然是冷声道:“跪下。”

虽然杨玉环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仍然是跪了下来。而杨玉环跪下之后,武惠妃更是厉声道:“你这个小妖精,都是你干的好事儿。”显然,武惠妃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而且昨天的合奏她也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

听武惠妃这样骂杨玉环,李瑁也是急了,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随说这李瑁忘不了武惠妃,但是为了杨玉环也是跟武惠妃反驳道:“母后,您这是做什么呀?您不能这样责骂玉环啊。”不过李瑁的求饶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武惠妃也是直接无视李瑁,道:“说,在梨园做了什么啊?”

杨玉环却是一头雾水,不过还是如实说道:“母后息怒,容儿媳禀告,儿媳奉谕赴梨园教习,阿蛮一直相伴左右,目中所及也只有两位李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