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刘猛可不是当初刚出大学的愣头青,所以听了张德民的话后有些无语——人家都说这地方不适合建学校,你张局长却说气象万千,难道还怕我不买这地么?

当即刘猛嘿嘿一笑道:“什么气象万千啊,就是离我们桃园学校近,以后方便一起管理。”

张德民听了刘猛的话更无语——这也是把大学建在这里的理由么?现如今这社会,距离可不是多大的问题啊。

两人都没深究对方的胡扯,打着哈哈继续交流。

古代有个说法叫做跑马圈地,刘猛这次却是用脚走着圈地。而国土资源局的办事员,则是跟着他做标记。做测量,做记录。只要不是已经分配给村民的田地,都可以直接圈下。村民的地自然也是可以圈的,但想买下来免不了再去和村民交涉一番。

来的时候,张德民已经让下面的人,通知夕林镇的土地管理部门,以及桃园村的村长、村支书一通过来,了解情况。

这会儿,刘猛在哪儿步行圈地,张德民则是在这边跟姚文博询问着这片碎石坡地的各种情况。

“张局长。这片碎石坡地就是一片荒地。土地里全都是砂石,早些年还有些大树扎根在山上,后来都被砍完了,就只剩下了荆棘和野草。前些年还有村民过来砍伐当柴火用,现在都用上天然气,就彻底没人管了。”

“另外,有人曾想过将村里的坟地迁到这碎石坡中,可是请不少风水先生过来,都说这边风水不好。既不适合作坟地,也不适合建住宅。所以这片地不说是一无是处,但确实没被村里面利用起来。”

姚文博这边刘猛早通过气,而且姚文博本身也是个实诚人——既然认定了这片碎石坡地没什么用。干脆就老老实实的卖给刘猛建学校,等真的建起了大学,那他们桃园村人发家致富可就门路多了。

土地越是价值不大,交易起来牵扯的事情就越少。所以张德民听得也是相当满意。

等刘猛圈完地回来,张德民已经把这块碎石坡地的情况了解个清清楚楚。

“刘校长,这圈地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兴奋呀?”张德民笑着问。

刘猛喘着气道:“兴奋什么呀。走得累死了。”

刘猛其实一点儿都不累,喘气也是装出来的。只是他身后跟着的办事员都累得跟狗一样了,他要是一点都不累,那就太引人注目了。

“刘校长啊,刚才我已经了解了这片碎石坡地的情况。土地的具体价值肯定是要等相关办事员回去具体评估的,但大概的价格我可以告诉你,你看看可以接受不。”眼见时间不早了,张德民也不跟刘猛磨叽,直接谈工作。

刘猛道:“张局长说吧,一亩地多少钱?”

张德民道:“要是往前十年,农村的土地那都不值钱,但这几年,农村地价普遍都涨起来了。一般来说,我们这边的农村土地基本价格都是2000元每亩,然后在根据经济价值层层往上增加。”

“这片碎石坡地,根据我刚才的了解的情况来看,经济价值肯定是最低的b级三等。所以顶了天,也就是4000元每亩。”

刘猛听了一愣,讶然道:“4000元每亩?!”

张德民见刘猛如此惊讶,不由道:“怎么,刘校长觉得价格高了?我说的只是可能的最高价,实际价格估计也就是三千多,再加上刘校长是建学校,我们土地政策上优惠,最终的交易价格只有3000元每亩,也是可能的。”

张德民不知道,刘猛惊讶却不是觉得价格太高,而是价格太低了。他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的时候,很多地方农村的地都要上万元一亩呢,有的更是高达十几万,几十万。就算这片碎石坡地属于荒地,在他想来可能也要超过5000元每亩。却没想,张德民说最终交易价格可能只有3000元每亩。

这样的价格,他把这两千多亩的碎石坡地都买下来,还不如桃园学校建一栋大楼花的积分多呢。

土地交易价格低,刘猛自然求之不得。

放下交易价格不提,他又问起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那么土地的使用年限呢?”

虽然众人谈起土地交易,经常有用“买地”这一说法,但并不是真的买下了土地,买卖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在华国,土地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买卖,只有使用权可以转让出去。而这个使用权限,又分为30年、50年、70年。

听了刘猛这个问题,张德民哈哈一笑,道:“刘校长既然是建学校用,还是有利于我们整个丰城的大学,我们当然是给7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