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老师:你胡说什么呀!

学生:我没胡说,你看,地球仪上全是灰。

“你骗人!”董青满脸不信:“哪有这么笨的学生啊,你肯定是编出来的。”

安然嘿嘿两声,继续说道:“我还听过一首搞笑的打油诗: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你看看那边,说的就是从咱们江南市绕城而过的皖江,前年我还经常去那游泳,自从上面的造纸厂建好了……”

安然看着面色不愉的市长大人接着说道:“现在我可不敢去那游泳了,江面上全是脏东西,洗了比不洗更脏。”

“小孩子懂什么?”坐在前排的市长秘书再也忍不住,这个孩子话里的意思他听明白了,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吗?看见董市长并没有打断自己的话反是闭上眼睛不闻不问,他更有了底气。

“改革开放就是要招商引资加速经济建设,这样才能尽快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对环境的暂时污染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凡事都有利弊两端,怎么能因为河水变浑就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这个事实忘得一干二净。”

安然冷笑一声,怡然不惧他的声色俱厉,这个话题是他刻意提起的。刚才路过水泥厂的时候,他便想起这个工业区中几家污染企业给江南市环境即将带来的破坏,将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

特别是一家造纸厂一家水泥厂,没有一点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所有的废气废水都是直接排放,让原本生机勃勃的皖江变成了黑黝黝盖满白色泡沫的臭水沟,完全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

虽然这两家工厂在十五年后已经因为污染过于严重的问题被关停,可清澈的皖江耗费了几十亿元进行七年的长期治理,到安然重生前都还无法回归原貌。

知道严重后果的男孩,正是要引出对方的驳斥,以便阐述出自己的观点,要是能够及早改变未来的困局,那也不枉自己重生回来这一趟。

“改革开放是要发展经济,但并不是说一定要用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来换取今天的经济发展。人类追求经济发展、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的确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不要忘记了,这种破坏和污染的程度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我觉得真正发展的王道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追求环境污染最小化,这才是可持续性的发展。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

安然顿了顿,似乎是想让两个大人消化一下他刚才的思路。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要采取各种组织和技术等措施防治污染,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对待资源要综合利用,对待污染要综合治理,最好能化废为宝,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

“比如说咱们工业区的造纸厂,造纸工业是污染最严重的,为什么就不能上一套废水处理设施,把他们排出来的废水先处理再排到皖江中去呢?像刚才经过的水泥厂,能解决上千人的工作问题的确不假,可每天它排出的废气会有多少,是不是会形成酸雨,是不是对我们这座城市郊区的农田造成破坏,对老百姓的身体产生影响,这其中的得失又怎么计算?为什么不把这种坏的可能降到最低,是因为要满足企业主的利润最大化吗?还是用普通人的生命去给极个别人的政绩添砖加瓦?”

“够了!”

一直闭目养神的董建国厉喝一声,打断了安然的长篇大论。

032 睡梦

一辆轿车在宽敞四车道刚刚修葺一新的国道上疾驰,这是一款84年出的普桑。这种车在88年这个承上启下的一年里,还属于百姓们需要仰视的对象。

虽说上海大众在去年也就是87年已经推出了更为高级的新款桑塔纳2000,但安然小同学还没有在马路上亲眼目睹过,似乎新车型还没有普及到内地的二三线城市当中。

国道的车不多,可能是因为这个年代家庭轿车还没有开始普及,而各个单位公车风气才是刚刚萌芽的缘故吧。

车里的气氛很压抑,给领导开车的司机惯例装着耳聋,只顾着看着前方的道路一言不发。肖瑞脸色涨得通红,三十岁的副县级干部被一个十岁的孩子给教训了一顿,还哑口无言没有还手之力,说出去怕不给人笑掉大牙。

董建国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一阵青一阵白,安然的话说得太直白太尖锐,对他这种发号施令惯了的领导来说,显得刺耳无比。如果刚才说那些话的不是他女儿的同学,一个只有十一岁刚读初一的孩子,说不定他会忍不住叫司机停车请这个猖狂之徒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