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这是一张乐谱,写得很潦草,有几处涂改的痕迹,在它的最下面一个小小的签名:安然。

只要能够远远这样看着你;看着你

就算伤心心里还是好想你;好想你

只要能够这样静静陪着你;陪着你;陪着你

就算分手还是选择喜欢你;喜欢你;喜欢你

我好希望整个地球就剩下我和你

我就能勇敢的说我还爱你

我好希望我会忘记说这再见的身影

我不再回忆、也不再伤心

董青怔怔的看着,不知何时泪水已经夺眶而出,滴滴点点落在纸上。女孩慌张的仰起头,任由泉涌的泪伴着早春的寒意顺着修长的颈脖流淌着,最后在胸前消失,湿透了温暖的内衣,也湿透了滚烫的心。

安然……

女孩弯下腰去,无声的抽泣着,晶莹的泪珠悄然无声的落在地上,没有激起半点尘埃。

“小青,要到时间了,出来吧。”董舒天的声音在院门外响起。

女孩慌忙的擦着泪水,却不小心把手中单薄的纸又弄湿了一大块。

“来了。”

董青用衣袖轻轻的擦了擦纸上的泪痕,再小心的放进怀里,离心脏最近的地方,贴着温暖的胸膛,这才慢慢走了出去。

“擦擦脸。”董舒天看了看她,递过来一张纸巾。

“眼睛都有点肿了,不知道的还会以为我欺负你了呢。”董舒天开着玩笑,董青只是专注的擦着眼角,仿若未闻。

“他……现在好吗?”快到中堂,女孩忽然停下脚步,仰头问着堂哥。

董舒天眨了眨眼,一副无奈的表情:“还不错吧,我说你们两怎么都一样的口气?”

“哥,一会陪我说说话好吗?”董青央求着。

董舒天暗叹,董青有多久没有对自己这么亲热了,真的记不起了,也许是小学的时候?

“好,不过你不准哭,不然我肯定要挨爷爷的教训,他最疼你了。”

“嗯……”

董舒天的来访,给安然本已经平静下来心带来了一丝微澜,这动荡的起伏一直到大年初三才慢慢的平息下来。

每一个新年,都意味着又度过一个年头,孩子们长大了,年轻人成熟了,老人们更老了。安然的新年和平常没什么区别,一样的宅,一样的每日看书写字,闲来坐在窗前看春天的雨,按时吃饭深夜入眠,陪父母每日闲聊几句,跟着他们走走亲戚串串门。

今天的新年既无忧,也无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正月初六,安然的年差不多算是过完了,该拜的年都拜过了,该说的吉祥话已然说到麻木,红包也拿了不少,夸奖赞誉的话听得多了变得毫无感觉。这个新年里,他也有开心的事情,这是关于两个老人的,一个是他的爷爷,一个是他的老师。

由于这两年安然家财富与日俱增,父亲的兄弟姐妹间比前世和睦了许多。安然记得从前,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父母几兄弟差点反目成仇。安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四个兄弟还有两个妹妹。在农村女儿是不用承担赡养老人责任的,这些是儿子们的义务。

其实古话说养儿防老是不错的,这句话在二十年后的中国一样有效,中国的老百姓们说到底,万一老得无法工作之后能够依靠谁?只能是靠自己年轻时攒下的积蓄,没有积蓄的就靠儿子女儿。

养儿防老是不错,可多子却未必多福。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那无需讨论也不会争执,他会很自觉的赡养父母,可要是儿子太多了怎么办?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一多是非便多,就算儿子们不想因为赡养父母的事情争吵,媳妇们也不会善罢甘休,这无关为人品行好坏,只是人性的劣根。

安然记得,在前世的此时,父亲几个兄弟差一点闹得天翻地覆。说起原因来很搞笑,只因为一根扁担……

大年初一,安然的叔伯兄弟们在爷爷奶奶家团团圆圆的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小叔叔看见墙角有一根扁担,便顺手拿回了家去用,结果被老二婶婶看见了,当天晚上的床头风吹个不停,细数了小弟这么多年里,享受到了多少他们一家没有享受到的好处。

初二的夜晚,一家四兄弟坐下来聊天的时候,二叔开始爆发,指责小弟只知道沾父母的便宜,不知道多尽些孝心,于是一场大混战开始,小弟又攀上了三哥,说三哥学历最高,竟然读完了初中,比他多花了不少钱;三哥最后找上了安树,说几个兄弟就只有他最占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