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 (第1/4页)

晓。

媒体的力量,炒作的力量,注定了“四十五天”将成为今年全球最热卖的电影,绝对没有之一。欧洲不少的赌博公司都开出了盘口,赌的是四十五天最后的电影票房将达到多少。这一幕幕就像一部史无前例的滑稽大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对于这些,安然只是淡淡的看着,这些正是他所需要的,也是他一手推动起来的。

今天是五月一日,“四十五天”在内地正式公映的日子,安然很孤单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凤凰卫视娱乐频道的实况转播。他没有随团参加一系列的电影公映仪式,这是他的习惯。无论是四月二十日在好莱坞的全球首映礼还是二十五日在东京的首映礼,到场的都没有他的身影,这次也不例外。

一部轰动的影片,带来的影响也是轰动的。在安然的预料之内,电影于四月二十号在英国上映伊始,就惹来了大量的非议。英国人对这部描写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中贬低英军的镜头愤怒异常,包括英国二战老兵协会在内的六个组织向凤凰卫视集团致函,提出严重的抗议,他们认为这部电影严重的歪曲了历史事实,侮辱了在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中浴血奋战的英军将士,要求凤凰卫视集团立刻停止这部电影的全球公映,并且做出公开道歉,否则的话便要向法院提起诉讼。一些英国媒体更是长篇累牍的大肆对这部电影进行批评,乃至攻击投资拍摄这部电影的凤凰集团和米高梅电影公司。

不光是民间组织,就连英国政府最后都坐不住了,唐宁街的发言人在公开场合表示,安然导演的“四十五日”这部电影不符合历史事实,刻意的为了突出中国远征军的英勇而用在战争中付出重大牺牲的英军士兵来做反衬,是违背人类道德的行为。在私底下,英国驻香港领事馆秘密的接触了凤凰卫视集团的掌门人许镇涛,希望他能够停止“四十五日”这部电影的发行,在遭到毫不犹豫的拒绝之后,又通过柯林顿总统联系了这部电影的导演安然,委婉的提出了类似意见。可惜安然丝毫就这件事发表任何看法,而是邀请柯林顿卸任之后,来加里曼丹岛新中华城旅行,另外就莱温斯基的风波和总统先生开玩笑的交流了看法。

安然不认为自己需要回应,英国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随他去吧。

英国人看这部电影不爽,可是法国人德国人很爽。约翰牛在欧洲有史以来的角色都是煽风点火,拉拢小国打击大国,坚决消灭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国家,这其中便以法国和德国为甚。法国的骄傲拿破仑滑铁卢惨败于英国人为首的联军手中,德国唯一没有征服的国家就是与欧洲隔海相望的英格兰。

英国人愤怒,法国人和德国人开怀大笑之余,票房在欧洲节节升高,欧洲其他国家只是旁观打酱油的角色,对英国人的表情保持着偷笑,美国人更加无所谓,反正在电影中美国人扮演的是正面的角色,这部电影能够满足他们的英雄情结就行了。在他们心里,英国军队形象再差也是正常的,“恨英国佬”这句话至今仍然是不少美国人的信条。

当然,在英国人做出过激反应之后,凤凰卫视集团并非只会被动挨打,这不是安然的风格,他也早有预备。

四月二十五日,“四十五日”在日本东京首映礼的那天开始,凤凰卫视集团旗下控制的所有媒体开始发起反攻,和他们一起反攻的还有安然同学掌握的另一个有力宣传武器,全球十大门户网站中的六家。

安然的反击不是英国人那种空洞的谩骂,他做的只是还原历史真相。一部名为“缅甸风云”的真实纪录片在电视媒体中播出,接着由“四十五日”这部电影引起的人们对五十年前发生在缅甸这场战役非常好奇的当口,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电视台播放纪录片,平面媒体也有自己的办法,二战已经过去五十年,大部分的档案都已经解密,只要整理一下就能找出最真实的历史。为中国远征军发一本专刊,详细介绍当年在东南亚的战争进程和各国表现,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原历史并不难,只要人们真的愿意去面对的话。

安然轻轻的揭开了五十年前亚洲历史的面纱,把那一幕幕被歪曲被隐藏的东西暴露在早就遗忘了这些的人们面前。历史是沉重的,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由愤怒的英国人引起的争论不到几天便平息下来,百闻不如一见,再多的歇斯底里也抵不过白纸黑字,就连英国自己国家的档案中,对驻缅英军当年的行为都记录的详详细细,虽说其中用了不少修饰手法,可剥去那些华丽修饰词语之后,照样能够得到真实的史料。

谁能预想得到,这场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