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部分 (第1/4页)

在后世,英国《简式防务年鉴2006》中对于949a级的评价是:“奥斯卡2级不仅能消灭航母舰队,还能顺手把这个区域内的潜艇荡平。”

奥斯卡2级核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消灭美国人的航母,但是,对于敌方的攻击核潜艇,它也绝对不怕,奥斯卡级是在阿库拉级“猎豹”号和美国海狼级出现之前全世界最安静的远洋攻击性潜艇。

虽然奥斯卡2的声纳非常优秀,但是,想要发现一百海里远之外的军舰,还是只能够在良好的水文条件下才能够取得的,他们只是探测到了大概的方位和信号,究竟那是什么,还不太确定。

“双车,前进二,左舵三,准备释放拖曳线列阵声纳。”叶若夫上校下达了下一个命令。

对于潜艇来说,除了使用艇侧弦的被动阵列声纳之外,还可以使用拖曳线列阵声纳。

顾名思义,拖曳阵声纳就是将声纳利用导线释放出去,释放到了潜艇后面几百米远的地方,这样的话,避免了普通声纳的缺点,第一,空间有限,特别是容纳声纳阵列的空间有限,制约了传统声纳性能的提高;第二,来自潜艇自身的噪声的干扰,也会影响到了声纳的探测性能。

所以,先进的潜艇,都携带了被动的拖曳阵列声纳,用来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探测,标定,跟踪以及类型识别。

随着叶若夫上面的命令,奥斯卡2潜艇尾部的舵面,开始了动作,转向探测到的大概方位上,同时,潜艇的指挥台围壳舵鳍上,一个管状结构打开了液压盖。

将潜艇的侧面对准声音来源位置,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前进一,释放鲨鱼尾。”叶若夫上校命令道。鲨鱼尾,就是这种拖曳阵列声纳的名字。

黑暗的海水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气泡,随着气泡,一部拖曳声纳阵列,被抛了出来,接着,由于海水的阻力,它离开了潜艇,落在了潜艇的后部,越来越远。

顿时,声纳兵感觉到自己耳朵里耳机的声音更加清晰了,他仔细地判断着,比较着。

声纳兵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耳朵,他们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从声音中听出对方的船只的吨位,甚至是型号。

那个最大的声音,预计吨位在十万吨左右,周围还有微弱的声音,可能是护航的舰只,那么,很有可能,这是一个航母编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第875章 “狭路”相逢

“报告,右舷三十度,距离一百,航母编队噪音。”终于,声纳员得到了确认。

航母编队,此时的海域,正是在菲律宾东南部,其实,当声纳员确认是航母编队噪音的话,那就没有别的可能了,一定是美国的航母编队!

这是奥斯卡2级核潜艇第一次与航母编队遭遇,就在自己一百海里之外。

在这种距离上,早就可以发射奥斯卡2携带的花岗岩反舰导弹了,叶若夫上校心里很有把握,他们的核潜艇携带的反舰导弹,可以在五百公里之外,就干掉对方的航母编队。

奥斯卡上的24枚花岗岩ss…n…19反舰导弹,典型的作战方式,就是数枚间隔发射,当都发射升空之后,一枚引领弹在高空飞行以便更好地捕获目标,其余导弹在低空隐蔽跟随,通过数据链,把截获的数据传递给低空飞行的导弹,不断自行修正飞行轨道。在飞行的过程中,还会接受到直升机或者卫星进行中距制导。如果在飞行的过程中,引领弹被摧毁,马上会有一枚低空飞行的跟随弹上升,成成为引领弹,直至攻击完成。

所以,如果他现在想攻击对方的航母,那根本就没有逃脱的可能。

但是现在,他并不能攻击,所以,作为勇敢的苏联的海军潜艇兵,靠近对方的航母编队,获得更详细的资料,在以后对抗对方的航母过程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既然声纳发现了目标。叶若夫上校就很平静地做出了选择,跟过去!试探一下对方反潜兵力的反应。同时测验一下自己的这艘潜艇,静音性能是否达到了技术手册里所说的那样。

“收鲨鱼尾,右舵三,双机,前进三,五十海里之后。双机前进一。”

先向对方所在的方位,前进五十海里,然后,再慢慢地靠近。

随着叶若夫的命令。后部的核反应堆,开始了按满负荷的百分之七十运转,充足的热能,让后面的管道内生成大量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着后面的汽轮机,再带动尾部的两具螺旋桨,在一百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