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我勉强一笑,避而不答,只是请它们转告一声,回头看少主人在前面等着,连忙与它们告别,匆匆跑过去。

出了村子,走上西北方向的乡村土路,我们一人一狗,开始了少主人的科考之旅。这一去,前面有福还是有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尽心陪着少主人,为了完成女主人和翠儿的嘱托,风雨也无惧!

现在正是初夏时节,水田里稻香飘溢,放牧的孩童赶着憨厚的老牛,缓缓走在草地上。童谣和着鸡鸭的欢叫,回荡在空旷的田野里。太阳刚刚爬上山顶,红中带黄,映着一漾一漾的水塘,涂抹了整个原野。好一副乡村夏晨图!

我观赏着,轻跑着,东瞧瞧,西嗅嗅,顺便抬腿撒尿留下标记。

林刘村渐行渐远了,只剩下绿树环绕的一团,转过一个小山头后,彻底看不见了。回头再看了看,我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不知离开这里是喜还是忧,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到这里,万一我在这个过程中回了现代的大城市呢……

我不敢再想下去,只有紧跟着少主人,向着未知的前方走去。

太阳挂上中天的时候,我们经过一个小村庄。少主人也有些累了,就停下来休息,顺便吃些干粮。在一户农人家里坐下,要了些水,吃着女主人做的面饼子,少主人脸上的红色渐退,恢复了原先的白皙。我吃完了一块饼子,跑到旁边的小溪喝了个饱。这乡村的溪水,味道比我在城市里喝的含有漂白剂的自来水甘甜得多了。

休息够了,我们继续赶路。少主人说,天黑前要赶到一个叫杨家集的地方,才能搭上车店的大车,不用再这样靠双脚走路。

黄昏时分,我们终于到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有好几条纵横的街道,但都不宽。房屋样式跟林刘村相仿,黑砖灰瓦,显得有些古老。街上的人不多,三三两两走着,看服装都是普通百姓。

我们在一个挂着牌匾的旅店前停住。

“凤来客栈,凤来凤来,有凤来仪,嗯,就这家。”少主人看着牌匾上的文字说道,“阿黄,我们住店去!”

走进客栈里,里面的布置与上次在县城看到的仿佛。四五张黑漆桌椅,一个长条柜台,旁边摆着一些红纸遮盖的圆形酒坛。少主人在一张空桌前坐下,我蹲坐在他旁边。

“客官,您要点什么?”一个瘦小的伙计跑过来问。他看了我一眼,又问:“客官,这狗是您带来的?”

“是的,是我家的狗。”少主人答应着,四下看看,又看了一眼我,对伙计道:“小二哥,你给我来两三样家常菜。对了,还要一个骨头汤,骨头多些。”

听了他的话,我当然高兴,他这是特意要给我吃骨头呢。

“您家的狗真威风!”瘦小的伙计嘴里称赞着,倒了一杯茶给少主人,然后跑到柜台那边去,跟坐在里面的一个花白胡子老者说了几句。我仔细一听,竟然听得清清楚楚,是几样菜名,当然少不了骨头汤。

我四处看了看,店里客人不多。除了我们,只有另外一桌坐着几个穿黑色短衣的人,正在相互敬酒,吃得热火朝天,还不时划几下拳,吆五喝六,哄笑不止。整个饭馆里只有他们的喧闹声,吵得我都不免心烦意乱。

“你看那人,出门还带一只狗,好笑不好笑?”

“嘿,装什么清高,不就是读了几本书么?你看老子,不读书还不是一样活!”

“哈哈哈……”

那几人竟然肆无忌惮地议论起我和少主人来,声音响亮,一点也不怕被我们听到。

少主人皱了皱眉,没有做声。他还伸手摸着我的头,不让我起身。我只得按捺住性子,瞪了那几人一眼,不再理睬他们。

过了不久,我们的饭菜上来了,三样菜,一碗汤,有荤有素。少主人没要酒,要了一碗米饭,就菜下饭。我知道他的酒量不好,平日里很少饮酒,一喝酒脸上就红通通的,翠儿笑称他是“红脸关公”。

啃着少主人给我的肉骨头,我们一人一狗畅快地吃着。这是我们离开家后吃的第一顿饭菜,都觉得美味无比,分外香甜。

吃好了,少主人起身到柜台付账,再开了一个房间。他跟花白胡子的掌柜聊了几句,问了这里去新昌县的路径,才带我进去。这时,我感到周围安静了,一回头,那几个短衣汉子正盯着我们看,酒也不喝了。少主人也回头去看他们,皱起了眉头。看到我们看他们了,那几人没事一般,又喝起酒来,划拳,碰杯,闹声哄哄,在耳边聒噪不止。

我跟着少主人走进里面,找到在二楼的房间,开门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