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应少主人的要求,在祖坟山下专门造了一座砖瓦房子,作为三年守墓之用。本来王少勋告诉他,可不必居于父母坟侧的,但他执意要信守孝道,守墓三年方才回转祖宅。看他那样坚持,众人就不再劝他,努力帮他住得舒适些。

王少勋出面,请人修造了一条车道,足可行驶马车,直达坟前。四座两排坟墓周围都种上了松柏,面朝宽阔的山水田野,气势非凡。

胡老爹发挥所长,在沿路两侧种上花草树木,在房子四周围上一圈儿竹枝篱笆,再开垦了几块菜地,撒上了应季蔬菜种子。

威少爷和杨二少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指挥下人采购物品,搬运粮油,做得有模有样,赢得了王少勋赞许的点头。

一众人又忙了两天,总算把事情一一落实妥帖了。这晚,在一家酒楼,少主人摆酒为众人送行,因为明天一早,除了夏捷和两个柳府的下人,其他人都要一早动身回浙江去了。

伤离别,离别还是在眼前。

母亲的永远离去与亲友的即将告辞,使得少主人很少说话,他本来不太会喝酒,但今晚却一次次举杯。

众人看着他和翠儿,忧伤弥漫在心头席间。

“我、我谢谢大家这些天来……杯酒表我意,我明天就不送了,干!”

少主人一饮而尽,人也趴到了桌子上。

他真正醉了!

秋霜初降,凉意袭人。早晨,太阳还没出来。车马不动,上面的人一脸依依不舍。我跟着翠儿来给王少勋、胡老爹他们送行,少主人还在祖坟旁的房子里睡觉,有下人守着。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无意中想起读过的这句诗,现在正是此情此景。

“少勋叔叔,你们一路顺风!”

“爹,大树,你们路上小心!”

“李公子,杨公子,寿公子,你们……”

翠儿一一向他们祝福、告别,眼里的依恋浓得化不开。

“阿黄,我以后还会来看你的!”

阿福拖着肚子凑近我,舔着我的嘴巴、鼻子,一向乐观活泼的它也变得沉稳起来了。

挥手,话语剪不断离愁,更挽留不住远行的亲人。

快马和马车渐渐远去,模糊了,转过路的弯角,不见了。心,空空的,像被掏走了重要的一部分,目光仍然停留在天际。

“少夫人,我们回去吧。”

夏捷在一旁说道,牵住驾车的灰马。翠儿“哦”了一声,踏上马车,有些木然。我没有上去,再望了几眼,猛一转身,追赶返回的车子,一直回到守墓的房子里。

少主人还在呼呼大睡,梦中的他是否也在送行?

只有他自己知道。

########################################################################

“宾日先生,我的儿子也想到你这里来念书,行么?”

一个衣着普通的乡民拉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站在少主人面前,请他收下自己的儿子,让他能在少主人办的私塾里读书。

难熬的冬天过去了,春风登临南方,桃红柳绿,一片生机勃勃。是的,你看到的这个一身青布长衫,唇上留着胡子的人就是少主人。别看他才二十几岁,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已经稳重睿智了许多。

少主人现在开着一家学馆,也就是私塾,专门为临近的乡人孩子启蒙,教他们一些《三字经》《增广贤文》之类的书。由于博学善教,不少乡民都要求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

私塾开在侯官城鼓东街少主人祖宅的一间旧房子里,面积不大,仅能容下不到十人。不是少主人不愿多收些学生,他实在无力再去租赁房屋,添置桌凳。

少主人的经济为何变得如此困难了呢?

操办女主人的丧事,回到老家的一应开支,都是少主人用变卖了林刘村的房屋田产和积攒下来的银钱支付。这样东一样,西一样,花钱流水一般,再多的钱财也要掏空的。除了亲友们的仪程钱,他没有接受任何资助,他说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去年入冬前,少主人不顾夏捷的坚持,打发夏捷和两个下人回去浙江了。临行前,还拿出路费硬塞给他们,这时他的囊中其实已经不丰了。

不仅如此,少主人还改了名字,他对翠儿说,“文伟”二字过于张扬,不适于眼下的自己。自己在他乡长大成人,回到故乡住的时日太少,故改名为“宾日”,取“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