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陈阿毛手持1块银元哽咽起来,说自己拉一个月黄包车只能挣3块大洋,每天也就挣一毛多钱;关锦麟给他1块大洋,他再叫两辆车付别人3毛钱;自己能落下7毛钱;7毛钱是五六天的收入,关锦麟真是世上少有的活菩萨呀!”

陈阿毛说完,便又叫来两个同伴,兴高采烈地拉着黄包车上了路。

黄昏时的大街上人流如织,陈阿毛嘴里和喊着:“黄包车!黄包车!请让让!请让让!”撩开长腿向前奔跑;跟在他后面的两辆车子紧紧跟在陈阿毛的黄包车后面。

关锦麟和阿什莉坐在陈阿毛的黄包车上,边走边和他说话。

突然,关锦麟问道:“陈大哥,我们如果赶到中山陵那边,人家出售电子元件的店铺打了垟怎么办?”

“这个好说!”陈阿毛不屑一顾地说:“中山陵大街那个开电子元件门市部的美国人斯密斯经常坐小人的黄包车,即便他打了垟小人站在门口一喊叫,他就会把门打开来的!”

关锦麟哈哈笑道:“真是强龙不压地头蛇,陈大哥是拉黄包车的,可对首都的人情世故却这般熟悉!”

“关将军!”陈阿毛已经知道关锦麟是国民政府前线伤兵转运专员少将军衔,便就诚惶诚恳道:“小人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对首都这地儿的每一角落都熟悉!”

“是吗?”阿什莉插上话:“那陈大哥就讲讲南京城的详细情况让阿什莉听听!”

陈阿毛听阿什莉这么来说,不禁哈哈大笑几声:“太太一看就是美国人,太太想听首都的事情小人就给你唠叨唠叨!”

陈阿毛说着,一手抓着黄包车的把儿,一手扬起来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珠子道:“首都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那是一句话说不完;当然,南京还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

陈阿毛这么说着,一下进入现代:“要说首都的今天,那还得从1926年说起!

“1926年12月,武汉临时中央党政联席会议成立,国民政府的首都在武汉。

“但一年后南京又建立了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对峙起来;这就是宁汉分裂的政治局面。

“当时,代表武汉国民政府的是汪精卫;而南京这边是蒋总统;后来宁汉合流了,蒋总统获得英美支持掌握了军政大权。

“1932年,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第一次中日淞沪会战开始,南京形势危急;国民政府讨论迁都,有说迁往西安的,有说迁往洛阳的,还有说迁往汉口的;最后选定迁都洛阳。

“但国民政府在洛阳只呆了半年又重新迁回南京。

“其实国民政府最早的首都还是南京,那是国父孙中山为了取代满清政府,而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

关锦麟听陈阿毛一谈起南京便就扯上政治,变旧呵呵笑道:“没想到陈大哥一个拉黄包车的,对南京的变迁和政治局势还知道得这么多,其精神实在让关某敬佩!”

“关将军过奖了!“陈阿毛谦恭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嘛!甭看我们这些拉黄包车的是下苦人,可也是中华民国的公民呀,日本鬼子占领北平天津了,我们每天都在议论这事;前几天,有三个车哥儿自愿参军上了前线;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呀!”

关锦麟听陈阿毛这么一讲,不禁感慨万千,三人说这话,已经来到中山陵路,美国人斯密斯先生开设的电器元件销售店果然打烊。

陈阿毛吧黄包车停在斯密斯家的大门口,招呼着关锦麟和阿什莉下了车,便就站住脚跟扯开嗓门大呼大喊:“斯密斯先生!斯密斯先生!”

陈阿毛没喊几句,商店的门便就“吱呦”一声打开来,一个花白脑袋从门缝里伸出来问了声:“什么事情!”

陈阿毛点头哈腰地向斯密斯打着招呼说:“斯密斯先生,这位先生和太太要购买电子原配件,你已经打烊,小人便就站在门口吆喝起来!”

“原来是陈阿毛先生啊!”斯密斯说着便就将门打开来走到外面。

阿什莉突然发现,这是她大学的老师温迪儿。斯密斯!,兴奋不已地喝喊一声“老师”,便就上前和斯密斯希先生紧紧拥抱一起。

斯密斯认出阿什莉来,高兴得手舞足蹈:“阿什莉小姐,怎么会是你?你怎么会在这个地方!”

阿什莉将她大学毕业后做了联合通社的记者,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她向社领导请缨要来抗日前线的事情讲述一遍。

看书辋小说首发本书

正文 第208章 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