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爹,真要走回老路?”

“现在政局动荡,为父看乱世将至,要想在乱世活下去,求人不如靠已,我也要壮大自己的实力,那陆县令说他能搞到批文,那安全方面保障很多,出点力就有大笔的进帐,何乐而不为呢,特别是现在战乱四起,马匹的价格只会一路攀升,绝对是一个火中取粟的好时机,这年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赵敏心中一动,连忙问道:“爹,那你决定和姓陆的合作了?”

“有点兴趣”赵余庆淡淡地说:“不过,还要看看他的实力,是否有合作的资格,这姓陆说得对,没有张屠户,还吃不上没毛猪?他要吃茶马这碗饭,不一定需要我们赵氏一族加入,而我们赵氏一族要吃这碗饭,也未必一定要捎上他。”

“爹的意思是?”

“一会爹写一封信给他,能不能合作,就要看他的了。”

第七十二章 桃园结义

有奶便是娘,陆皓山给予袁三及其手下足够的信任和投资,而袁三等人也没有令陆皓山失望,给予陆皓山明确的答案和丰厚的回报。

陆皓山没有含糊,除了给他们大摆宴席替他们接风洗尘外,还拿出三百两银子论功行赏,席间还劝袁三,把队伍放假一天,让这些将士去县城放松,不得不说,酒在席间是友谊最好的催化剂,只是一会儿大伙都很熟络了。

酒过三巡,味过五番,一众私卫喝得兴性,先是围在一起斗酒,后来更是躲到外面大吆小喝地赌起钱来了,显得非常热闹,只有陆皓山和袁三还是一边聊,一边细咽慢吞,先是说一些客套的话,说到后面,开始说起各自的身世,原来袁三是个孤儿,父母双亡,可以说吃尽了苦头,后来被军中一个伙夫领走,帮忙烧火洗碗干一些杂活,无意中被袁崇焕发掘,最后做了加入了他的私卫。

陆浩山在前世虽说过得很风光、滋润,但是一下子来到明末,虽说同在一片天空下,有了时空的阻隔,没有和亲人再见面的可能,听到袁三的话,想起前世的亲人,特别是父母以为要白头人送黑头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以想像他们得多伤心啊,一想到这里,不由黯然泪下,不过这些事不能和袁三说,只好照着那个倒霉陆文华的身世,加油添醋说了一遍,这一番话说得真情流露、声泪俱下,倒是也赚得袁三的几声安慰。

敞开了心扉,二人之间的友谊都拉近了不少。

喝到差不多的时候,陆皓山突然把酒杯一放,一脸郑重地说:“袁三哥,我有个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大人但说无妨”

陆皓山顿了一下,然后一脸认真地说:“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袁三哥,我们在这里相识,也算有缘分了,不如我们学桃结义,结为兄弟,到时相互间也有个照应,你觉得怎样?”

“大人,你不是喝多了吧?”陆皓山突然说结拜兄弟,袁三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当他反应过来,第一感觉是,眼前这个陆县令在开玩笑。

“不,陆某绝非开玩笑,而是发自真心,若是袁三哥觉得不合适或陆某不配,那此事就当没提过。”

袁三有些动容地说:“锦上添花,很多人都会做,但能雪中送炭之人,可以说少之又少,袁某本在逃亡中,盛蒙大人出手相助,给我们还有那些家小一个安身之地,我等感激不尽;又盛蒙大人看得起,一直不把袁某人当下人看待,恭敬有加、优待有加,还以三哥相称,可以说折杀袁某了,大人都说这话了,我袁三没二话,若大人不嫌弃袁三出身低微,袁三原与大人义结金兰,你这个兄弟,我袁三认了。”

“袁三哥,你真答应?”

“没错”袁三一本正经地说:“看得出,其实你对我们还有一些顾虑,而我等也对大人有一些提防,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不过这样下去对彼此都不好,说到底,袁某也是有私心的,若是袁老爷能出来,我们也不会把家眷再带在身边,奔赴前线,他们已经够累了,不想再奔波劳碌,只想过一些安生的日子,而他们对江油很满意,要是结拜为兄弟,就是我们走了,也不用担心家小,有兄弟代为照料;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几个都有一种感觉,袁老爷很难出来了。”

“袁某看得出,大人重情义,有智谋,非池中物,袁三很敬佩大人的为人,和大人结拜后,多一层保障,也多了一个盼头,可以说两全其美。”

陆皓山本以为袁三会考虑一下,没想到他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还以诚相待,把自己的顾虑和“私心”都说了,闻言马上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我最佩服三哥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