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表面说得一脸感概,陆皓山憋得难受,肚子快要笑破了。

米芾的字,在明末非常流行,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师法米书,明末官场以写一手漂亮的米体字为荣,这个韩同知也不能脱离俗套,陆皓山前世造假,那些高级货没点文化沉淀可不行,对米芾的书法也有很深的研究,一眼就看出那同幅字用的是米体。

韩文登不忘提示陆皓山观看,在字的下面也没有落款,那写这字的人一下子就呼之欲出,十有**是眼前这位韩同知,陆皓山还想怎么跟这位同知大人搞好关系,于是将计就计,把他拍得舒舒服服,前世就深谙厚黑学,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话更可信,赞扬之余还得挑刺,可信程度更高。

诚然,这字的确写得不错,不过与大书法家米芾相比,差得太远了,最多也就三四分的功力,形似而神不足,说七八分相似,还真是拍马屁,像韩文登这种身处高位的人,平时受到的吹捧不知有多少,估计吹嘘他比米芾更利害的也有,太好他都听腻了,早就免疫甚至有些反感,像陆皓山拍得这么不着痕迹,那才叫高明。

果然,不着痕迹拍这位同知大人的马屁后,韩文登马上态度大变,主动和陆皓山称兄道弟,引为知己,不过陆皓山知道他是临时起意,也不敢当真,还是尊称他为大人。

韩文登高兴得眉开眼笑,亲切地对陆皓山说:“对了,还没问你的表字呢。”

“名文华,字皓山。”

“皓山?皓有高洁之意,山有稳重之气,不错,不错”韩文登点点头说:“皓山,给老夫备笔墨侍候。”

官员相见,下有见上级,通常自称下官,同级的互称官名,不过感情好、谈得来的,会叫对方的表字,韩文登叫陆皓山为“皓山”,说明他已经把陆皓山当成晚辈看待,那关系明显是更拉近了很多。

“是,大人。”陆皓山不敢多问,连忙令人奉上笔墨纸砚,还亲自磨起墨来,等一泡好墨磨好后,这才对韩文登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韩文登笑着说:“哈哈,老夫平日写的字不少,也有不少人索字,不过极少在上面落款,免得他们拿我的字去招摇撞骗,难得遇上你这么一个知音,而你又说要珍藏,那就破例给你落个款吧。”

“谢大人,这是下官的荣幸。”陆皓山一脸惊喜地说。

这下好了,拿到这位四川军中二把手的题字,那就是有了一道护身符,看哪个敢找自己的麻烦,得,一会要找老技师把这画给裱起来,狐假虎威也好。

实在不行,那块锦衣卫的令牌还在呢。

韩文登的心情大好,稍稍凝一下神,然后龙飞凤舞在上面题上自己的名字还有日期,末了又从怀中拿出一方和田石很私章,一脸郑重地在上面印上。

陆皓山看得出,韩文登的名字有些奇怪,有点像后世那种签名,有些独树一帜,好像怕别人模仿一般。

收下画后,陆皓山一脸郑重地谢过,珍而重之地收好,两人这才重新坐下,陆皓山又令人换过茶水,奉上点心。

题完字,韩文登的“热情”也稍稍降了一些,陆皓山不能让两人出现冷场,笑着问道:“现在是寒冬腊月,不到半个月就要辞旧迎新岁,大人还要在外奔波,不知所为何事?”

韩文登没有说话,而是把眼角看了一下大厅里那侍候的杂役,陆皓山会意,马上把那些衙役全部退了下去。

“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本来是不想问你的,不过既然你问了,那本官就说了,这次出行,是为不沾泥而来。”

陆皓山吃惊地说:“不沾泥?”

“没错,本官收到情况,不沾泥派了一个护法到我四川活动,意图谋反,在龙安府尤为活跃,现在陕西、山西已经被暴民乱得像一锅粥,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只要在本官在,绝不能让他们阴谋得逞,一直暗中调查,有情报他们在江油有秘密巢穴,就到这里调味查,皓山,你是江油县令,此事又在你所在的一辖区,这事你可什么消息?”

不沾泥的人?

陆皓山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释然了,自己是小小的一个县令都知道,像都司府,不知在民间有多少暗探,哪能不知,看来想和自己“抢功”的人还不少呢。

也好,这是一个露脸的机会,陆皓山心里激动得大叫:这个赵敏还真是旺夫,刚刚嫁过来,自己就和从二品的官员结交上了,现在还有一个露脸的机会,说不定还有另一番际遇。

想归想,陆皓山连忙说:“回大人的话,下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