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 (第1/4页)

将士们一直舍命冲杀,可能说已经尽了力,看着一个个将士倒下、看着一个个战友战死沙场,夏国相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他亲眼看到为了举起一面格挡子弹和箭矢重盾,在半刻钟不到的时间内先后换了三个士兵,他们都是想用重盾挡住川军的火力,可是他们一个个倒下。有的被火铳击中下面的小腿、有人被手榴弹炸飞、有人被滚石砸倒,可是换作第四个士兵时不幸中了一颗实头铅弹,连人带盾被炸得四分五裂。可以惨不忍睹。

夏国相沉不住的原因不是士气倒退,而是伤亡。

战争的主体是人,有人才能形成战斗力,于是伤亡就成了胜负的关键,按照经验,两军交战时,伤亡到达二成,士气就会低落,伤亡到了三分之一,人心就会浮动,要是伤亡到达或超过二分之一,部队有可能随时会崩溃,到时那才是真正一溃千里,而不到半个时辰内,接近一万五千精锐早已伤亡过半,就快接近三分之二,锐气已失、信心也动摇,将士们的情绪已快到达崩溃的临界点。

不仅是士兵们信心动摇,就是夏国相的内心动摇,虽说只有仅仅二十丈的距离,这二十丈距离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可是无论付出多少努力和牺牲,偏偏看不到半丝希望,作为一个文武双全的智将,夏国相一直保持着一份难得冷静,不像其他人一样咬着牙、红着眼冲上去拼命。

“将军,我们撤吧。”夏相国策马来到咆哮如雷的吴三桂身边,大声地说。

“什么?再说一遍。”因为炮声太响,吴三桂一时没听清。

夏国相大声地说:“将军,情况不妙,我们还是撤吧。”

“什么?撤?”吴三桂一下子眼睛都红了,咆哮如雷地吼道:“这么多兄弟栽在这里,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了,好不容易才攻到这里,要是撤了我们岂不是前功前弃?”

这些都是自己麾下最精锐、最忠心的部下,绝大部分是辽东带来的老兵,这些老兵经验丰富、作风彪悍,每一个都是宝贝疙瘩,就是死一个吴三桂都心痛得说不出,现在一下子伤亡了这么多,这些都是自己升官晋爵的本钱啊,吴三桂都想吐血了。

以前一直在辽东,投靠四川后,二者一直没有接触,听到川军厉害,吴三桂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前面试探前攻,唐强有意把几样重要武器隐藏,吴三桂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担心,可是川军一旦火力全开,那种毁天灭地的强大火力,任凭吴三桂绞尽脑汁也不能对其造成威胁。

事实上,吴三桂早就觉得这仗打不过,不过攻到这么近,战事这么绞着,一时舍不得辛苦打下来的战果,又不甘心,于是吴三桂就像一个输红眼的赌徒,拼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不输光最后一个筹码,不断掉最后一丝念想,怎么也不肯放弃。

夏国相一脸苦涩地说:“将军,我们都低估川军了,现在兄弟们伤亡过半,可是川军的火力并没有减弱的迹象,再不收手,只怕,只怕全军覆没。”

“将军,我们还有几万将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撤吧。”马宝红着双眼说道。

“将军,兄弟们快抗不住了,刚才都处绝十多意图逃跑的人,再打下去,只怕。。。。。。”

“将军,撤吧。”

一众将领纷纷劝解,就是女婿胡国柱也咬着牙说:“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吴三桂勤王时,军队加后勤民壮,合计有十万人,山海关与李自成一役,人数虽说缩减至三万人左右,不过一边镇压一边收编,军队的人数一直在五万以上,这次一万五是精锐,还有几万在后方,只要人能逃回去,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听到手下的话,吴三桂抬头看看战场,只见那火炮不停地激发,那手榴弹好像下冰雹一样,密密麻麻地投向自己的军队,那几百斤的大铁圆球专门往人多的地方砸去,自己麾下的将士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他们不甘心,因为处于被打的位置,一直想冲上去寻找一个公平战斗的机会,可是,川军一直没有给这个机会,最后只能含恨倒在冲锋的路上。

二十丈,仅仅是二十丈啊,看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吴三桂的眼睛红了。

这仗没法打了,再打下去,那真的全军覆没,吴三桂心中充满不甘、愤怒,自己麾下的精兵,那可是赫赫有名的辽东精英,还加入了关宁铁骑的“种子”,由山海关一直打到中原,可以说纵横天下无敌手,没想到竟然栽在一个小小的落崖坡,输给当年一个小小的、卑微的侍卫,传出去还真让人耻笑了。

可是,此刻也顾不了很么多,每多待一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