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李三正闻听心想:这要是在沙场之上,不论是凭借什么样的坐骑,只要是胜者,便可为王。但今天是比武招官,应该另当别论!

于是他来到闻太师面前说道:“启禀太师,下官以为刚才这场比武有所不公。”

闻太师疑道:“有何不公?”

李三正道:“依下官所见,李云豹和牛二若论武功,李云豹当在牛二之上。那牛二是凭借胯下天牛的神力,才胜了李云豹,这样有违太师以武功论高下的宗旨。”

闻太师道:“你有何高见?”

李三正道:“依下官之见,让他们两个换骑坐骑再比试一次,若牛二仍是胜者,李云豹必然心服口服。”

闻太师道:“这个容易!”于是召来主考官说道:“传本太师之令,命牛二、李云豹两人换坐骑再比一次。”

牛二在场下闻得此令,暗暗高兴,心说:我须得如此这般方能将李云豹的神牛据为己有。

若问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十八章 江淮英出计献城池

第六十八章江淮英出计献城池

上一回说到:牛二得知闻太师命两人互换坐骑再次比武,牛二窃喜。心说:这一轮比武我须得想办法将黑牛据为己有,如若再次得胜,自己虽得了个金甲头名,但神牛亦当各归原主。

牛二想到这心里便有了主意,他牵着自己的黄牛进了校军场,装作依依不舍的样子紧抓着缰绳不放。一位兵丁上前来夺过牛二手里的缰绳,将黄牛牵到李云豹这边,又将李云豹的黑牛拉过来,将牛缰往地上一摔说道:“闻太师有令:命你两人速速比武,不得延误!”

牛二拾起牛缰上了牛背,两人拉开架势,又战在了一起。李云豹大概是精神作用,以为自己胯下骑的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神牛,更加精神百倍,施展着浑身解数,誓要置牛二于死地。牛二知道自己胯下神牛的厉害,怕神牛施展出本事露出端倪,只得偷偷地夹住黑牛的肚子。这黑牛的肚子被牛二夹住,无法运动,只得在原地打转。

这样,两人刚战了三十几个回合,牛二见李云豹的竹节龟背铲奔自己面门打来,牛二横锄向上一架,同时双腿用力一夹,这黑牛就受不了啦!只听它“呣儿”地叫了一声,两只前腿跪在地上。牛二顺势一翻身,从牛背滚落在地上。

李云豹见自己得胜,将牛缰一带,走出了圈外。

此时场上鸦雀无声,谁也没想到牛二这么快而且又是如此突然的败下阵来,都觉得大失所望,不够过瘾。

不多时,闻太师召牛二、李云豹两位来到台前。主考官对闻太师说道:“启禀太师,两场比武,牛二、李云豹各胜一场,请闻太师定夺!”

这时李三正上前说道:“禀太师,头场比武,牛二与李云豹乃是战了三四百个回合方分出胜负。第二场比武,李云豹只用了三十几个回合便将牛二打翻在地,这武功高下,显而易见!”

闻太师看了看牛二,又看了看李云豹说道:“你二位若无异议,本太师就依李文尉之所见,将你们两位同封为金甲武士,李云豹为金甲头名状元,牛二为金甲彰武郎,各赏银五千两。”

牛二、李云豹各得其所,跪地受封。

闻太师又道:“今日比武已至此时,文武众将多有劳累,待明日升堂,本太师再为三甲武士加官进爵。”

闻太师说罢,带领文武官员偃旗退场。

话说第二天一早,闻太师升堂,文武众将两厢分立。闻太师召四位金、银、铜三甲武士上堂进见。

闻太师道:“今日喜得三甲武士,我殷商王朝如虎添翼!本欲将你们荐在朝中封上品之位,只因各位初来乍到,根基浅薄,恐朝中文武不服。前日得朝中奏表,三江一带诸侯仰仗天塞,屯兵抗政,竟不来朝拜。纣王下令兴兵征伐,怎奈朝中能担当此重任者,稀如凤毛。本太师今日欲将四位委以重任,讨伐三江,待挥师凯旋,功成名就之后,本太师保举各位在朝中做个一品正卿。”

四位金甲武士齐齐叩道:“属下决不负太师厚望!”

闻太师又道:“今派你们四位统兵十万,金甲状元李云豹为三军统帅,坐阵中军。金甲彰武郎牛二为三军副帅,率兵三万,作为前军。银甲武士左佑良、铜甲武士杨彪带兵两万作后队,负责粮草辎重,明日启程,不得有误!”

四位拜过官印,各领号旗,分头准备不提。

单说牛二退出大堂找李云豹说道:“闻太师令我为前军,兵刃相接、血染战甲之事在所难免。只求李统帅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