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刘裕被路强逼到墙角了,也没怎么慌乱,但没有刘穆之在身边,却象被敲断脊梁骨一般,一时间什么主意都没有了。

不过他也相信刘穆之说的对,以路强的为人,如果硬把刘穆之带走,路强一定会以此为借口派兵追杀,到时就万事皆休了。

随着刘裕下令归顺朝廷的命令传出,广阳和石城的北府军纷纷放下武器,来到城外荆州军指定的地点集结。

而刘裕则带着刘道规、赵子贵、周安穆、孟怀玉,和已经一万精挑出来的人马,上了路强为他们准备的战船,顺流而下,直奔徐州。

为了保证刘裕不在半路下船,路强命令邓祥率五千铁骑沿江畔跟随,一直到徐州境内再返回。

随即路强命王镇恶拿着自己的旨意到北府军中宣读。

旨意重申对之前追随刘裕之过既往不咎,同时宣布对那些愿意解甲归田的士兵,发放路费以及双月饷银,以便其回去安家,另外还对他们承诺,官府将分配给他们土地,并免去两年的税赋。

而对于那些仍然愿意留在军队的,就必须服从改编,若有抗旨不遵者,一律按谋逆论处。

旨意一经传开,北府军士兵顿时象开了锅一样,纷纷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起来。

世道不好,当兵是一条养家糊口的出路,可换句话说,有几个愿意放着安稳日子不过,整天提着脑袋过活?

现在朝廷放开政策,给以这些当过兵的人优厚待遇,而且据说以后国内不会再有战乱了,这种情况下,还有几个人愿意当兵啊?

短短一天内,先是有人到荆州军派来的官员处问询,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就陆续有人来报名。

具体的人数虽然还没有送到路强这里,但初步估计,怕得有一半士兵会放下武器回家务农。

这个消息对路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虽说遣散这些士兵要花费很多银钱,但相比供养他们的军费来说,那可就不值一提了。

士兵中还有很多青壮是愿意继续从军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荆州军的待遇好,在皇帝手下当兵,连带着家属都跟着沾光。

那些家中不缺劳力,又想在军中发展的青壮,也纷纷到指定的地方报名,然后接受改编,去新的将领处报到。

这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妥的,而且这些琐碎的事也不需要路强亲自出面,所以三日之后,路强就准备启程赶赴建康。

就在这个时候,原来那些留在建康的司马氏的遗老遗少们找了上来。

说句心里话,路强顶烦这些亲戚了,战乱的时候,他们夹着尾巴躲在人家的羽翼下苟延残喘,现在自己重新执政了,他们又跳出来,迫不及待地想要来分一杯羹了,什么东西?

可不理也不行啊!谁让他身上流着司马氏的血呢!不过有了司马休之的前车之鉴,他是决不会重用任何一个司马氏族人的。

传令让这些以司马遵为首的亲戚们晋见。

时间不大,亲戚们还没进来呢,帐外忽然乱了起来,随即有侍卫快步进来禀报,几个皇族在辕门处正在殴打一个守卫辕门的士兵。

还有这种事?

路强一听眼睛就立起来了,二话不说,虎着脸起身绕过桌案,大步走了出去。

此时在辕门处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人声吵杂中,几个锦衣青年一边踢打着躺在地上的士兵,嘴里还一边怒骂着什么。

负责巡营的鲍陋脸色铁青地带人站在一旁,手紧紧抓着刀柄,看得出他很愤怒,不过看着那些打人的少年,他显然是有些投鼠忌器。

“陛下驾到”

一声高喊,让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皇亲

更新时间:2014…9…8 9:29:04 本章字数:3313

路强的这些亲戚们,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不过这些人却从衣着何气势上认出他来。

司马遵向族人们挥了挥手,然后快步抢到路强身前,俯身跪倒:“参见吾皇万岁,陛下,我们可盼到您了”

看他的样子显然是想挤出几滴眼泪的,可眨巴半天眼睛,却什么也没挤出来。

路强没有搭理他,转头冲同样过来施礼的鲍陋问道:“怎么回事?”

鲍陋深吸一口气,道:“有皇族子弟带刀进军营,被守卫辕门的士兵拦下,几个皇族子弟气愤之下,就打了那个士兵”

路强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命人把被打的士兵架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