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路强向刘嗣女招了招手,然后命赵永把其他近侍都赶了出去,他和刘嗣女在谈事情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让别人听到。

刘嗣女进殿躬身施礼后,轻声道:“陛下,那些和尚是假的”

“假的?”

听了刘嗣女的话,路强的眼睛立刻就眯了起来,道:“接着说”

“那几个凶手都是死士,失败后,除了当场被格杀的,其余都自杀了,不过臣仔细追查后,还是发现了他们的蛛丝马迹,这伙人显然是想借陛下清算佛门之机,转移陛下的视线”

说到这,刘嗣女顿了一下,才继续道:“臣怀疑,这件事恐怕同陛下的身边人有关”说完这句话,他就把嘴紧紧闭上了。

“和朕的身边人有关?”

路强的眼睛再次瞪了起来。。。

正文 第二百四十九章 润物无声

更新时间:2014…9…8 9:29:08 本章字数:3419

刘嗣女将一个人的名字交给路强后就离开了。

“竟然是他?”

路强从不质疑刘嗣女的忠心及他的办事能力,他能把这个人的名字告诉自己,就说明他有绝对的把握。

出奇地,路强此刻心中并没有多少愤怒,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老婆孩子们都没什么事,另外通过这件事,也让他对现在官员们的心思有了一丝警惕。

千秋大业刚刚起步,北伐也还没有正式开始,有些官员就已经开始争权夺利了,甚至已经把主意打到自己后人身上,看来对某些人,还是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行。

路强沉吟好半天,最后才命赵永拿过火烛,然后就着火烛就那个名字烧成灰烬。这一刻,这个人已经如这堆灰烬一般,在他心中熄灭了。

霞光万道、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的早朝其实已经开始,对于路强这样一个勤政的人,处理政务才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吴隐之就昨天向路强汇报铜钱的话题,又在早朝重申了一遍,随即又向路强汇报了一下今年的收成。

今年的收成总地来说还算不错,这主要归功于去年大水过后,朝廷对水利方面的重视,同时老天也很成全人,算得上是风调雨顺。

只是随着地盘的扩大,尤其是北方那些饱经战乱之地的回归,却也给朝廷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战争无疑是最破坏生产的,尤其是并州一带,连年战乱,百姓纷纷南逃,造成当地土地荒芜,虽说朝廷将其纳入治下后,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但现在毕竟才刚刚开始。

所以就这个问题,吴隐之奏请路强,希望能迁一些人口过去,加大当地恢复生产的力度。

对这个问题,路强深以为然,与王镇恶等人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当廷传旨,在鼓励百姓回归家园的同时,迁徙各地监狱中的犯人北上并州、雁门一带,以劳动改造的形式,抵偿他们的罪行。

紧跟在户部之后的是兵部鲁宗之的奏折。

拓跋珪损兵折将地退走之后,却也给晋朝留下一笔不小的财富,那就是散落在山林间的无数战马。

蒯恩夜袭魏军的雁门大营,干掉近两万魏军,同时路强在并州城下也消灭了一万多魏军。

要知道这些魏军可都是骑着战马来的,所以初步估计,散落在并州、雁门一带山区的战马应不下三万多匹,而现在却只不过找回一万多匹。

所以鲁宗之建议朝廷在并州建一个马场,收集战马的同时,争取早日繁衍出自己的战马,摆脱对草原战马的依赖。

这可是一件大事,可以说事关将来对外的战争,正如鲁宗之所说,马场一旦形成规模,朝廷将彻底告别战马紧缺的窘况。

路强当即表示赞同,并委任鲁宗之亲自抓这件事,同时传旨驻扎在并州的檀道济全力配合。

一道道涉及国计民生的政令从金殿中传出,充分显示了路强这个新朝的活力。

政务议的差不多了,路强用眼睛示意了站在一旁的赵永,然后才微笑着对群臣道:“常听人说,皇帝不差饿兵,众位卿家跟着朕出生入死,但朕却很少封赏众位卿家,每每思及至此,朕心中常感有愧,朕已经诏令有司,对各位卿家所立功勋详细记录,然后按功封赏”

“臣等愧不敢当”。。。

随着路强话音,群臣一起躬身说道,不过听得出来,他们的语气中还是很兴奋的。

路强从不滥施封赏,还都洛阳后,虽对一些官员有过封赏,但也只是部分,大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