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这番话说得倒是蛮招人听的,不过路强才不会相信拓跋珪会与自己结什么兄弟之邦,什么时候中原羸弱,这些异族人的铁蹄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南下的。

结合刚刚破获的陆氏一案,路强有点明白拓跋珪想交易什么了。

先跟老子结亲家,然后肆无忌惮地索要各种草原紧缺物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啊!

当下不动声色地道:“结亲一事,待孩子们长大再说,你所说的榷场却没有问题,这样,你还是去洛阳吧!朕会有旨意给内阁,由内阁同你商讨开设榷场的具体事宜”

按理说路强已经答应开设榷场,许谦应该高兴才对,可此刻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很清楚,亲结不成,以路强的性格,拓跋珪想要的东西,一样都别想得到。而他之所以火急火燎地赶来,主要还是因为陆氏这条线断了。

现在看来,晋朝皇帝虽答应开设榷场,却又和什么都没答应没什么区别。

咬了咬牙,道:“陛下,结亲一事,陛下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我家陛下可是准备了两万匹战马做嫁妆的”

两万匹战马对晋朝这样一个缺马国家,无疑于一笔巨大的财富,看得出拓跋珪是下血本想促成此事的。

路强也不知道这两万匹战马是许谦私自许诺的、还是拓跋珪亲口答应的,不过这事却做的有点太明显了。

淡淡地道:“朕的话你没听懂吗?朕再重复一遍,想开榷场,就去洛阳,不然的话,你就可以回去了”

说罢拂袖而起,转身向后面走去。

许谦张了张嘴,却最终没有喊出来,眼见路强已经走的没影,只好无精打采地走了出来。

还没回到驿馆,一个手下凑了上来,伏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还有这等事?”

许谦听完手下的话,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一扫刚才的颓废,快步而入,边走边道:“笔墨侍候,本官要给陛下去信”。。。

严冬将至,可以说草原什么都缺,若是以前,还有陆家这个大内鬼往草原倒腾东西,可现在陆家倒了,拓跋珪就必须再想一个办法,以解决草原物资匮乏的困境。

秦国那边虽也有人在给魏国运送物资,但这个时代,不管什么东西,大多来自江南,所以与其舍近求远去秦国弄,还不如直接找晋国。

回道临时住所后宅,路强沉吟片刻,随即传旨给檀道济、文处茂等将,加强边关巡视,警惕魏人越关抢掠。

另外传旨颜延之等人,军用物资除外,可以适当放宽与魏国贸易的种类,尽量避免魏人因无法生活,而南下劫掠。

贸易也是一种可以避免战争的手段。

许谦提出两万匹战马的条件,却也让路强想起他曾下旨要西凉李暠敬献一万匹战马,据何无忌报告,到目前为止,李暠只送来三千多匹,还差七千匹的缺口,却被他以各种理由搪塞着。

燕国已灭,下一个就是西凉了。

于是路强传旨给李暠,命其在新年来京述职,同时密令何无忌,做好出兵的准备。

李暠是肯定不会来的,到时路强就会以其抗旨不遵、藐视朝廷等罪名讨伐他。

安排完这些,路强率军启程,继续他的南巡,他的时间很紧迫,必须得在新年来临之际赶回洛阳,也就是说,他只有两个月时间南巡。

没有让准备刺杀他的人失望,刚出扬州不远,路强就再次脱离了大队人马,不过这次他找了个替身,由替身带人去广陵,而他则带人悄悄去了建康。

此时已是十月末,北方的朔风已经开始呼号,江南却仍是绿意盎然,气温虽也有所降低,却根本谈不上寒冷。

建康认识路强的人不少,所以路强没有露面,而是坐在马车上,他有种感觉,这次刺杀他的主谋就藏身在建康。

随着路强将都城牵往洛阳,建康这座古城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不过肃静的街道,配合着各式古朴的建筑,却也给这座古城增添了一番别样的景致。

知风堂有很多秘密据点,路强一行人直接住进一家经营茶叶的商铺后院。

韩延之被调进京之后,建康这个重要据点,就由路强的另一员心腹大将张畅之镇守,不过路强早已密令他,不得去扬州接自己。

路强这次秘密到建康,就是要查出究竟是什么人在暗中阴谋刺杀他?

从上次和尚闹事,再到谢望祖事件,路强感觉出,背后总象是有只大手在操控这一切,而若不早些将这支手揪出来,还指不定闹出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