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都知道仵作是贱行,可好歹也是从有宋一朝一辈辈传下来的本事。有那手艺地道的仵作在瞧破过几件奇案的关节之后,帮着那些断案的官儿博了个明镜高悬的名头,更是能叫那断案的官儿私下里奉为上宾!

虽说在民国之后,四九城里的巡警局已然有了一两个从西洋留学回来的法医,但真要论起眼力、经验。那些留过洋、念过书的法医,倒还真不如这些平日里压根就没人乐意瞧上一眼的仵作!

一旦得了巡警的召唤,普度庄里那些仵作也不拿乔,立马就夹着仵作行祖传下来的家什包奔了犯案的地界。

就像是这几件四九城里的奇案,董二师傅辈的那位仵作只是上门一瞧,才一顿饭的功夫就说出来了这案子的玄虚关节!

那一家人躺在炕上的叫人割了脖子还不挣扎的,是炉子里叫人故意给填了烟煤,再拿着杂草堵住了烟道。虽说睡前压火的时候、灶膛里已然剩不下什么煤块,但那丝丝缕缕从灶膛里渗出来的煤烟却是能把人熏得晕晕乎乎、浑身无力!

等得这个时候。那杀人的主儿再拿刀拨开了屋门进屋杀人、开了窗户散去满屋子的煤烟味道,取出了堵在烟道里的杂草,把那杀人的场面弄得玄而又玄,却是留下了个破绽——灶膛里的烟煤煤灰颜色发青,与其他煤块烧过后的煤灰截然不同!

至于全家上吊的那案子则更是简单,左不过就是在饭菜里掺和了些麻药之类的玩意。穷门小户吃饭,从来都是算计着丁口的分量,人吃的时候还不忘了从自己嘴里匀一口给看家狗。等得吃完了自然两人带狗全都麻翻在地!

等得这个时候,杀人的主儿再进了院子、关上院门。把那一家老小全都挂到了葫芦架子上,再把桌子上剩下的饭菜全都兜了翻墙而去!

而破绽自然是显而易见——哪怕是叫看家狗舔过的盘子,那也不能干净得那么一尘不染吧?

倒是那梨园行出名的角儿叫人弄得浑身骨头都软成了烂泥的模样,着实叫董二的师傅都嘬开了牙花子。只等到把那角儿的尸首搭回了普度庄里剖开了仔细看过,这才发现那角儿的肚肠都已然叫化成了血水,可那软绵绵的骨头才一见了风。却又再次变得坚硬起来!

再翻翻仵作行里留下的老书故纸,董二的师傅这才从书里看出来些端倪——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位药行的人物无意中配出来一种化骨药,能在吃下肚子里之后几个时辰方才发作,能把人肚肠化成血水、骨骼也变得柔软如棉!等得几天之后。整个尸首甚至都会化成一汪血水,只留下些扭曲变形的枯骨,叫人查无可查!

弄明白了这个道理,杀这角儿的凶手自然呼之欲出——请这位角儿宵夜的票友之中就有一位药行人物,听着外面风言风语的传说,这位角儿在去他家唱堂会的时候,跟这位药行人物的姨太太很是有些眉来眼去。。。。。。

把这位药行人物抓到巡警局、上了大刑好好伺候了一番,再让人一口说出了化骨药这名字,那位药行人物倒也爽快,当下就认了自己杀人的罪过,可也提出来个要求——想见见那位能知道化骨药的人物。只要是能见着了这位人物,宁可把全家家当奉送给巡警局里的诸位!

只一听有钱可拿,巡警局里的大大小小的巡警们顿时来了精神,二话不说便把董二的师傅给叫到了巡警局。也不知道这位药行人物跟董二的师傅说了些什么,在那位药行人物杀人偿命之后,董二的师傅却是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去了趟这位药行人物在四九城外的一处避暑的园子,从已然叫巡警们抄了个底朝天的园子里踅摸出来一张化骨药的药方!

原本以为,这化骨药的方子在自己手里的事儿只有天知地知。可没想到在几个月之后,几名浑身都透着江湖味道的主儿,趁着董二的师傅出门掩埋倒卧尸身的时候拦住了董二的师傅,开门见山便是要董二的师傅交出来那张化骨药的方子!

只一瞧那些江湖人物浑身上下透着的杀气,董二的师傅顿时恍然大悟——本以为是那位药行人物舍不得这化骨药的方子失传。这才将这化骨药的方子留给了自己。却原来是恨自己叫破了化骨药的名头、害了自己性命,这才将化骨药方子在自己手上的消息散了出去,逗引得那些江湖人物上门来取方子。。。。。。

能把这杀人用的方子当成了宝贝的,自然不会是什么善男信女。等拿着了这方子,自然也会杀了自己灭口,这才好万无一失!

人活着能给自己报仇不算稀奇。可人都死了,还能想法子替自己报仇的,倒还真是是宁死不吃亏、睚眦必报的人物,可也不得不佩服这人心思缜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