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志新听见母亲问,因回道:“是孩儿下学回来了,还有……还有衙门里的金捕头……”姒飞天闻言顿了一顿道:“志新进来。”志新闻言,对着金乔觉得意一笑,登台入室进了内间母亲的闺房,不出片刻,端着一杯干净盖碗的清茶出了外间,见金乔觉兀自等在那里,因点头道:“母亲说多谢金捕头护送我回来,定是我在外头又惹了是非,才劳动你走一趟,只是家中没有男人,招待不得你,请金捕头吃了茶便赶早返回镇上吧,别耽搁了你公干。”

金乔觉一面躬身笑道:“举手之劳不敢邀功,烦你多谢姒家娘子。”一面接过志新手中的盖碗茶,在唇边呷了两口,心中暗道那姒飞天往日因自己多有襄助,每每探望之际却也赏脸见上一面,虽然依旧轻纱遮面不曾以真面目示人,倒也温颜软语与自己说上几句,此番不见,想来是暗中忖度自己方才给人提亲被他撞见,心中有些不自在,当下也不曾见怪,因对志新笑道:“你娘心里恐怕不自在,你进去好好劝劝她,衙门口的事情,我自会为她周延,你们也不用忙,万事有我,不必悬心。”因对志新点了点头,复又将盖碗交在他手中,提纵腰身上马而去。

志新一面端着盖碗进了外间,一面心中疑惑,这姓金的既然是六扇门的人,吃的是衙门口的俸禄,便是个多情的,难道真会为了母亲,竟与自家太爷做对不成?兀自胡思乱想之际,却听得内间母亲呼唤自己,只得将盖碗丢在一旁,打起帘子进了内间,却见母亲因此刻没了旁人,便将面上薄纱除去,换下一身缟素,略穿了件素净的家常衣服,虽是快满三十的年纪,却面嫩得很,粗略看去,竟似十七八岁待字闺中的少女一般,只是因寡居多年,眉目之间原比一般天真烂漫的处子多了几分闲愁,端的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却更衬得她原本绝色的面容更为使人怜爱。志新一面观瞧母亲的美貌,一面点头笑道:“已经按照娘的吩咐,将那姓金的打发了,娘可听见他说的话了,只怕不过是哄咱们,他便是镇上第一能员干吏,也不过是个朝廷鹰犬,难道为了咱们,真敢与那县太爷叫板不成……”

姒飞天闻言,便知孩儿方才听窗之际,已经深知太爷遣人前来提亲之事,因脸上一红,低了头道:“你只安分些念你的书吧,大人的事情不要管。”说罢伸手略将灯挑暗了一些,继续忙着手上的活计,志新见状,心中却是一酸,因脱鞋上炕挨着母亲坐了劝道:“娘要做针线,怎么反倒将灯给挑暗了,倒伤了眼睛。”姒飞天闻言笑道:“不碍的,做了这些年也习惯了,略有些光亮便能上手,家里灯烛有限,我瞧你近日越发用功了,那灯油先紧着你使吧,好好跟着酆大先生学些道理,我并不求你闻达于诸侯,只要你知书识礼清白做人也就罢了。”一时间母子两个说笑了一回,志新因心疼娘亲,便将自己的功课搬进内室来,与母亲在炕上对坐,一面挑亮了灯火,趁着母亲做活的功夫将功课做完,方才服侍母亲安枕了,退出内室回到自己外间睡了。

放下姒飞天母子两人不提,单表那金乔觉,因今日撞见之事,心中颇有些焦急,因倏忽想起一个人来,略微宽了宽心,打马往镇上回去,到了一处陋巷之中,因过不得马匹,只得将马缰绳拴在门口大柳树上,一面只身挤了进去,来在一户蓬门荆扉之处,因打门道:“酆大先生在家么?”

☆、第五回

酆先生仗义相助,金捕头夜探侯门

未几却见内中转出一个人来,披衣趿鞋应了门,手持着一盏烛台,看样子是已经睡下了,见他来了,因笑道:“既在公门内,必定好修行,金头儿这般光景夜访,莫非酆某的案子犯了不成?”那金乔觉因赔笑道:“酆大先生诙谐得好。”因给酆玉材让进了屋子,却见他家中十分拮据,连个夜课的书童也不曾雇得,只得任凭酆玉材亲自沏了滚滚的茶来,献茶已毕,两人分宾主落座。

那金乔觉素知酆玉材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此番自己如何说辞必定无法瞒天过海,况且以两人之间的交情,若在此事上隐瞒于他,只怕倒伤了彼此情份,不如和盘托出,他见自己如此交心,或许倒可鼎力相助,因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师兄你自然深知道兄弟的事,因上无父母叔伯教训,下无三兄四弟扶持,虽然我想得通透,未曾自怜身世,想来却也萧疏寂寞得很。”

酆玉材听他的话头,便将金乔觉来意猜出了几分,因笑道:“怎么,莫不是趁我此番坐馆,竟叫我为你做那保媒拉纤的勾当?我虽然没出息,只是一个堂堂男子,这事情断然做不得,倒是你眼光好,如今也不必提起人来,若说是她,旁人不知怎样,兄弟自是赞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