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有个陌生人求见王演之。第一日被拒之门外,第二日王演之却见了。那人未曾通报姓名,两日都是如此。” “哦?有何说道?” “大人,在下陵城多年,那人我敢断言定是外乡人。前日,在下见那人从怀中掏出个木盒。昨日,那人就被召见了。” “你是说,木盒有问题?” “对。昨夜太尉急召帐下大将魏开,二人一宿未眠。今日大早,魏开策马回府,神色慌张,不日怕有异动。” “我知道了。辛苦你了,太尉那边继续好生盯着,不得有误。” “诺。”

不得不说,萧益这名探子还是非常专业的,尤其在对事态的把握上。如他所言,第二日萧益就得到消息称魏开带了几名亲信离开了陵城,向东而去。东边的路有很多条,左拐右拐的哪里都能通。但他走得那么急,必有要事肯定不会绕道,而且是王演之派的公干。也就是说,必定走国道,即快速又安全,小路虽近反而变数太多。向东而去的话,东边有几个郡县,大城嘛也有三四个。可最大的,却是隆城。隆城么?萧益整个早朝都心不在焉,魏开到底去往何方?还有,发了什么事会让王演之慌张到急急派人呢?能让他慌乱的,无非就是有人在他的地盘上生事。此人必定来头不小或者能力非凡,如若一般草莽或者小势力之类,是不会惊动王演之的。此人,他必定十分忌惮。

下了朝,萧益一边往回走一边思索着。纵观东方,三大诸侯都不在那,隆州更是王演之的地盘,除非容肆派兵骚扰。若是骚扰,王演之肯定会上报天子,借着天子名号扫除祸患,又能为自己树威。如若容肆小打小闹,王演之也不会慌得派出帐下大将呀。东方那些个小势力繁多,都是些跳蚤不足为惧,而隆城太守也被王演之死死盯住,更不可能有什么异动了。奇怪,到底是谁呢?回到家中,萧益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思索,他直觉这件事肯定不对劲。萧益的目光不自觉的看向东方,脑子里快速过着朝廷命官。一个个排除,一个个想起。不对,不对,都不对!到底漏了谁,肯定还有!脑子中好像有个人名呼之欲出,但就是想不起来。这节骨眼上,真是要了老命了。

“父亲,父亲?” “嗯?何事?” 萧益终于有了反应。萧荣笑了,他的父亲啊,一有要事就会这样连饭都能忘了吃。萧荣,字士则,萧益长子。此人严肃无趣,学识渊博,刚刚年满二十。又继承了父亲的容貌,俊朗无比,身材欣长,名士风度丝毫不输给父亲半分。此时笑起来,更是让人如沐春风。有儿如此,足矣,萧益心想。“父亲,您该用午膳了。” 萧益叹口气摆摆手,不想吃。“父亲,古人云。。。”

萧益一听这话就皱眉,读书多是好事,可是也不要总是引经据典啊,真让人受不了。萧益出声打断:“下去下去,不要打搅我。” 萧荣没当回事,问道:“父亲可有难事?不妨说与儿子听听。” “你?” 萧益怀疑的看着他。“父亲,能让您忘记用膳的事,想必非比寻常。一人苦想无果,何不说与儿子听听呢?如若推断有误,岂不误了大事?还望父亲三思。” 萧荣说得对,萧益终于点头然后和盘托出。萧荣听完,只静静坐着看着远方,脸上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丝毫情绪。萧益心里对他非常满意,此人,将有大用!留在家中不过多磨磨他的耐性。

想了一阵,萧荣忽然扭过头看着萧益,然后起身耳语,低低吐出了个字:“冯。” 哐当,茶盏被萧益失手打翻在地。远处的下人见状就要过来,萧荣及时挥退了下人。之后,萧荣静静的坐在一旁,不再出声打扰萧益思考。此事,果然非比寻常啊。萧荣心里倒是疑惑多过惊讶,那人是什么样的人他有所耳闻,如今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下午,萧益以探亲为由,进宫面见皇后。对于他的到来,杜启明倒表现得很淡然,怕是出了什么大事吧。萧益不是那种黏黏糊糊,喜欢套近乎拉关系的人。杜启明整理好仪容,然后宣萧益觐见。二人也就扯扯闲话,说说各自的生活怎么样。萧益心里急得都快冒烟了,可此时也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磨。三盏茶后,萧益话锋一转,问杜启明:“哈哈哈,脍不厌精嘛。哦对了,老臣突然想到隆城中有一美食,好像叫什么稚鸟之类的。味道非常鲜美,肉质细嫩,令人回味无穷。不知殿下可还记得隆城?”

“自是记得。隆城富裕,百姓安定,商贾往来频繁。这些都是太守的功劳啊。” “是啊,太守他克己勤勉,做到如此成就也实属不易。” 杜启明暗自思索,好端端的提隆城作甚?“哎呀!老臣该死,请殿下责罚。” 萧益边说边喝着茶,正要将茶盏放回案几上时,一不小心打洒了。旁边的宫人见状就要上来收拾,萧益抬头给杜启明快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