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为什么会选择美泉宫,这里不光漂亮,更有他的文化在里面,其中茜茜公主和洛可可艺术是严宁此行的重要原因。

1743年,玛丽姬·特蕾西亚女王下令在此建宫,这里便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宫殿和巴洛克式花园。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美泉宫的大部分内装饰来自这个时代,它采用的是洛可可艺术,这在奥地利极其罕见。(1745年至1765年在位)和来自洛林的艺术家们则致力于皇家花园的扩建,他们将花园的林荫路设计成星状,各条林荫路在美泉宫中心的中轴交汇,巴洛克艺术的花园代表了皇家由内向外的统治。

而洛可可艺术的特点,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简单的说就是有弧度的建筑结构,现在很多的建筑还都存在一些洛可可的影子。

这里的美,不是你说他美,他就很美。而是那种氛围,严宁能够体会到这栋建筑的宏伟,但是少了华夏建筑的气势恢宏,更多的唯美和凝练。有的人可能真的很喜欢类似故宫的建筑,可有的人真的就是喜欢欧范儿。华夏的建筑更见棱见角,而欧洲的是曲线美和线条美的结合。没有单一的结构,更多的是瑰丽,这也就看出一个国家的特点。

严宁对这里的美,不言而喻。更多的还是记录在自己的相机里和速写本上,他觉得这才是自己要找东西。这两天可以说严宁哪也没去,就在美泉宫停留,已经两天了。后来为了更好的找到绘画的意境,跟家里通个电话,说明情况就关机了。他不想让更多的外物来分自己的心神,他需要的是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两天总是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很多美泉宫的游客,看到有人在绘画,都不经意间走上前去看看,看的人都伸出自己大拇指,更有人给严宁拍照,或是要买他的作品。

可严宁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自己不满意的东西处理的方式只有一个销毁。后来一个游客点醒了他,告诉他这里已经缺少了火气。

“火气?”严宁皱着眉头想了很久,直到第四天的晚上回到公寓,打开电视看到里面在打仗,才想起美泉宫经历了,战火和帝国的更换。茜茜公主的那份动容,对于严宁老说,奥地利的老电影和资料可能会给他最好的诠释。

后来严宁通过服务生,给了他一些小费,让他帮忙购买了一些老的片子。买回来后一一看了过来,懂得了那个年代的战火四起,帝国的更替,只有顺应时代才不会被改变。看到最后的茜茜公主,让严宁知道自己的画面不应该只有沧桑和瑰丽,更需要有一份柔情在里面。宫廷可以说是很冷血的区域,他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多的利用、指责何永无休止的争吵。严宁第五天再次来到这里,也给了他最好的诠释,画面的舒展,建筑的恢宏,人来人往的温情。这才配得上这里,也让严宁克服了自己的障碍,画画更多的是要身临其境,把自己放进去才会明白一切,原来真的不是特别重要。

来了四天,每天买门票进来,却没有享受美食,严宁觉得今天自己心情很好,给自己犒赏一下,这才发现自己前四天的门票,真的有些浪费了。

美泉宫整个的套票流程里面,有一个是严宁不会放过的吃,这里面可以品尝到,当时宫廷里面吃的甜点,今天的甜点是做苹果派。

维也纳的苹果派,选用的是坚硬的酸苹果,加入黄油,柠檬汁,朗姆酒最后再加入混合的桂皮粉等辅料合成的馅料,外面用葡萄干和发酵面粉制作的面皮,一层层的卷起来,用硬质的竹签之类的固定一下,放置烤箱烤20分钟即可。味道酸甜适口,上面的桂皮粉和朗姆酒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香软脆口,回味甘甜。

最后严宁来到了,美泉宫的后花园皇家花园。

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Neptu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