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他亲自过目每一台摄像机拍摄下的每一个分镜头,即使是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BUG,也可以推翻重拍。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李轻舟戏内戏外其实成了一个人,只是戏内的陈思昂专注于油画,而戏外的李轻舟专注于电影。

其中有一场戏,是男主角陈思昂强忍着颤抖的手,压制住胸腔内的咳嗽,死死盯着画板想要继续上色,李轻舟为了达到这幕戏的效果,整整两天不吃饭,一天不喝水,以捕捉陈思昂后期的状态。

黄饮冰先生是陆海洋特邀的艺术指导,此次《一盎司月光》重新开机,李轻舟亲自邀请黄饮冰为电影把关。这位国宝级的画家曾经在布鲁塞尔的皇家学院学习油画,出人意料的是,黄饮冰在教堂中观看了一天李轻舟的拍摄后,很认真地询问李轻舟,是否有去油画学院深造的打算,他可以代为引荐几家世界顶级学府。

通常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弹奏乐器和绘画就如同武术一样,需要专业人士做替身,代为表演。李轻舟实属异数——从未用过替身,大部分人都以为他只是没用过武替,而真正的情况是,他的的确确没有用过任何替身。

事实上,每一个优秀的导演都在尽量避免使用替身——假的就是假的,装得再真,也总有修饰的马脚在。

《一盎司月光》也是如此,电影后期的油画,在拍摄过程中,都是由李轻舟自己来完成绘画的这一过程的。

其表现甚至惊艳了黄饮冰,李轻舟的艺术底蕴,让黄老先生只能在有限的,需要完美专业修养的地方提出几个意见。

“真的不考虑吗?坦白说,我不介意承认,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孩子。”黄饮冰在比利时停留了两天,临走之前再次问李轻舟。

李轻舟只是摇了摇头。

黄老先生也不死心,实在舍不得这样的苗子:“或许下次你可以来我的工作室看看,在上海。我倒有两个忘年交的小朋友,我们可以交换一些想法,关于绘画,好吗?”

李轻舟想起当时陆海洋去上海请这位特别艺术指导,碰到了楼晏,回来之后,他发了一大通火,那时陆海洋伏低做小地向他保证,两人闹了一通,又去见了家长。

那些日子真好,像做梦。现在呢,现在怎么会这样了?

李轻舟送走黄饮冰,答应后者等有空了,会去上海探望他一趟。当然,最大的考量不是被黄饮冰打动了,而是电影的后期仍是需要这位异数知道哦的存在。

剧组在布鲁塞尔停留了半个多月,随后调整两天,赶赴英国继续拍摄。伦敦是剧组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也是男主角在国外的最初落脚点以及入门油画的地方,同时还是女主角的家乡。

转眼到了十月。

秦慎八月底便回了学校报到,传道授业究竟才是他的正职,没法跟着李轻舟出来拍戏。不过秦老师对经纪人的角色也很是上心,国庆长假前两天,便急匆匆往伦敦飞,为了“看看我们家小舟”。

在机场,没想到有了一次不期而至的狭路相逢——秦老师和段沉颇有缘分,又撞上了。

秦慎为人开朗,见到了熟人就会变得有些跳脱,笑嘻嘻凑上去打招呼,问段总啊,好久不见,您这是上哪去呀?

段沉没藏住手里的机票,被秦慎瞄见了,只好道:“我们家那个在慕尼黑训练。”

秦慎啧啧了一声,挑眉,作为一个一日最少翻三份报纸的文化人,他一脸你唬谁呢的表情:“十月啊,中国网球的黄金月。”

陆东旭明天就在北京打中国网球公开赛了,公开赛收幕后次日,就得去上海打大师赛,在遥远的慕尼黑训练这种话只能骗骗鬼了。

段沉尴尬,稍稍看点新闻的都能知道他在说谎。

秦慎饶有趣味:“莫非在外面……段总还有人?”据他所知的,段沉和陆东旭可是模范夫夫,陆东旭一年也就十月的两场赛事是在国内的,段沉这种时候往国外飞,以这两人的恩爱程度,堪称不可思议。

段沉呵呵道:“怎么可能。”

“也是,陆东旭满足谁不够啊。”秦慎点点头,口吻随意,“所以段总您是去看陆海洋?”

段沉:“……”

秦慎露出了一个了然地眼神。

段沉尴尬,为什么每次面对秦慎,他都好像轻轻松松就把自己给卖了啊?

秦慎拍拍段沉的肩膀,扬了扬自己的登机牌:“没事啦,不出意外的话,我是不会告诉我们家小舟的。”他语气一转,深沉地叹气,“即使他是这么的想他……你见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