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後来,就感觉有点买不起,自己去山上采了些野果给小辉,也算吃了。

仔细一想,这个情况一直存在,现在也很明显。

齐天就跑去郝老师家,找那本以前随便翻过的经济学。

有了些钱,他可没忘记孝敬郝老师他老人家,好吃好喝路过就稍上点,什麽电子按摩器、保健仪之类的没少送过。

郝老师也乐得他来翻书,自以为此子是自己毕生教育理念实践最终也是最完美的作品。

翻了经济学之类的书籍大半天,齐天茅塞顿开,“通货膨胀”直接规避方法之一是投资不动产,所谓不动产最常见的就是土地、房屋之类。

而後齐天又开始翻起管理学,来说也奇怪,这两本砖头一样的书籍,在他看来结合实际,相当生动,很是有用,回头和郝老师打了声招呼,就带了出来。

齐天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可是拥有了全中国普通老百姓所达不到的眼光和高度。

考虑再三,齐天拿200万在城里买了整片20间商铺,100万在城里买了20套零零碎碎位於市中心的小套房,300万把配件厂边上的地都圈了进来,厂立刻扩大了10多倍,虽说没有什麽用处,但胜在投资有了名目,日後拿来造房的话,那可真是不知道能造多少高楼大厦的土地。

还有50万不打算花了,准备拿来用在小辉身上,这些年小人跟著自己,虽然没吃什麽苦,但也没有享过什麽福,连买个学习用耳机也是最普通的那种。

怀著这样的心思,齐天在自清中学边上,花了40万买了幢顶楼带大露台,一开窗就能眺望江景的靠江小楼。

说起来算是历史文物,据说原先是S城某英国理事租界不愿意呆跑到C城,看到江景,狂赞不已,花费了两年功夫建成。此项目通过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招投标完成的,小到一个石材一块木板都是交代并论证得非常清楚,当年建造时,把一直以随性、感性为主的国人们看得是目瞪口呆。不过也多亏这样的严谨态度,使得此建筑一直历久弥新,後来洋鬼子一跑,就成了朱自清当年来自清中学走学授课居住地,但因为没住几天,所以也算不得特别有历史价值。

市政府在搞官员精神文明建设,这种小洋楼是绝对要丢弃的,老是被拿来作为接待之地,弄的歪风见涨,不是个好东西。

胡采办市里的关系熟溜的很,见兄弟有需求,牵线让他给政府里管事的塞了2万,那人二话不说就把这事给办了。

房子本身质量很好,再花了8万整顿了了下,颓败的大花园就有了模样,大片的花卉被重新栽培,由於人懒对花没大要求,就让种了些常绿的多年生品种,几棵老树也被整顿了一番,看起来精神了许多。里面修缮的工作也很顺利,采光透气各方面都好,卫浴也被重新考虑了进去。

每晚江风阵阵,有说不出的清新、惬意。

一想能和小辉一起住这,齐天就幸福满满。

22 被雷到的卧室

正当齐天为小屋操心时,彦辉已考入了清大医学院,去B城快半年了。

平时,齐天有空就给他写信,购入了小楼之後,还拍了很多照片寄给他看。

一改和蓝小茹的通信风格,每次齐天总写的又长又多。

蓝小茹顺利考上了自己想去的新闻系,齐天为他们在咖啡厅庆祝之後,当时也不知她是不是明白了什麽,没提重新在一起的事,齐天亦是缄口不言,就这样算是过去了。

上大学之後的第一个寒假就要来临了,不知怎麽的,期待的心情让齐天比小时候过年还要兴奋,有点坐卧难安。

要说他不忙,却是相当忙的,基於房屋商铺租金、配件厂、汽修厂的一些收入,开始投资一个摩托车厂,地皮不缺,但事情很多很乱。

要说有什麽比这些更重要,那是不言而喻的,接到小辉明天要回来的电话,齐天立刻把下阶段的事吩咐给员工办理,当起了甩手掌柜。

万事皆备,只等下午6点去火车站接人,齐天接到厂里的电话:“等待已久的,生产线到了,厂长最好亲自来看!”

生产线涉及到专业技术领域,一时齐天还找不到这样的高端人才,技术方面都是自己把关、攻坚,这事还真拖不得,只有把时常来帮忙打扫卫生、整理花园的李老头叫来,让他举了个写好名字的牌子去火车站接人。

彦辉拖了个小行李箱出的火车站,大冬天,还是汗流不止。

这春运实在是憋人,能充分全身心体会到身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