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他爹好久没享受到儿子撒娇了,现在也算提前感受到天伦之乐了,“嗯,你还要使什么招数,老爹我都受用。”

立刻站直身体,“咳咳咳,老爹您呢自己掂量,儿子我去睡觉了。”

一阵风吹来,只有门板吱吱的声音,何老爹缩缩脖子,还真冷。

“嘿,我说这小子……嗯,是该换换了。”

自从御赐‘锦书公子’之后,温柳江家的生活比往日好了许多,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名头,开始人们都图新鲜感,或是念在‘陛下御赐’这个名头上,只当是献爱心了,可是等这个风潮过去之后,就像人走茶凉一般。

人们各自过着之前的生活,不再将‘锦书公子’挂在嘴边,不再讲孝心可谓,不再看他的字画。

可是柳江不能再去摆摊,因为他知道那是律法不允许的,可是温家还要像以前一样生活。

温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温家其实是有几亩薄地的。以前温嫂身体好的时候还会打理,可是她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了,就干不动了。

可是每次当柳江想要去的时候,温嫂就会大发雷霆,说柳江是读书人,将来是要做官的人,怎么能去田间风吹日晒,如果他要去,温嫂就会失去往日对他的溺爱,会拿起扫帚狠狠的打柳江。

记得柳江才五岁的时候,他看到温嫂每日在田间日晒雨淋,心里非常难受,于是就在下了学之后跑去田里帮温嫂。

兴高采烈赶去的柳江没有收到意料的温嫂的夸奖,反而看到温嫂露出以前不曾见过的凶狠面孔,在田里不顾邻居的劝阻,将柳江打了一顿,最后还差点没让柳江进家门,还是邻居见柳江可怜,哭的像泪人一样,才好说歹说的让温嫂开了家门,从此以后柳江每次只要是一提到就会被温嫂打,因此除了五岁那次,他再也没去过田里。

“娘,粥好了,您多少吃一点。”看着温嫂躺在床上神情憔悴,柳江眼眶红肿,都怪自己不好,自己没出息,让母亲操劳二十载不说,到现在还没有在殿试中考出好成绩。

“放下吧,娘吃不下。柳江,到娘这来,娘跟你说说话。”

端着碗,走到床前的凳子上坐下,“娘,孩儿不孝,辜负娘亲的培养,现在只能看着娘亲受苦。”

抓着柳江的手,“不说这些,娘亲不觉得苦,娘亲看着柳江有出息了,娘亲开心。”

“娘,柳江一定会有出息的。”

“嗯,好。柳江啊,你看老刘家那个慧珍怎么样啊?”

刘慧珍就是当年弄丢温嫂亲子家的孩子,当年也巧,那刘嫂刚好身怀六甲,照理说该呆在家里,温嫂也是想到这样才让刘嫂给她看孩子的。谁知刘嫂年轻的时候也是好动的,他看温嫂的孩子睡着了,自己又嘴馋想起了自家后院地窖里存了些酸枣,就想吃,当时家里人都去田间了,刘嫂只好自己去拿,谁知这期间那孩子就醒了,等刘嫂空手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见了。

她恼恨自己嘴馋,结果不但酸枣没找到,还把好姐妹的孩子弄丢了,记得乱转,差点滑胎。为此事刘嫂记恨了自己一辈子。

温嫂当时是恨的,可是她恨着恨着就不恨了,柳江老实,是乖孩子,她觉得柳江甚至比自己当年的那孩子还好带。

柳江八个月的时候刘慧珍就出生了,刘嫂当时说这是报应,谁叫她当时想吃酸枣,把别人的孩子弄丢了,可是温嫂说,你到时把女儿嫁给我们柳江不就行了,这是喜事。

于是两个姐妹的感情又慢慢恢复了。

一晃将近二十年,两个孩子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两姐妹开始了抱孙子的憧憬。

何小旭红着脸,有些羞涩“挺,挺好的。”

看着自己孩子的青涩模样,温嫂感叹,唉,孩子是好孩子,就是太不喜欢说话,斯斯文文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教的孩子。当年,当年他的夫君可是个拿得起放的下的汉子。

“请问是温柳江温先生的的家吗?”

门外传来马车的声音,接着一阵问话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娘,您躺着,我出去看看。”

“嗯,去看看找你什么事。”

温柳江走出门看到一个多日不见的人从马车上下来,“是,何公子。”

何小旭被下人扶下马车后,走到温柳江面前,抱拳一笑,“先生别来无恙。”

“哪里?不知何公子找温某有何事?”

“何某来此是希望先生去何某家做我家的账房先生。”

第七章 排队领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