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喝过水铭秋缓了口气,便倒在阿翰肩头,气弱的问:“一切都还好吧?”

“一切都好!倒是陛下,你感觉如何?昨天的事还记得么?”想起昨日,铭秋那一声声失神的痛嚎,孩子的躁动,还有那怎么也安抚不好的抽搐的身体,阿翰的头皮又开始发麻。

“发生了什么?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身上好痛,全身都痛!”铭秋撇了撇嘴,除了疼他真的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阿翰稍安了下心,顺手揉着铭秋的腰,轻轻叹道:“记不得也好!那种事不记得最好!”

终于是完成了一项心头大事,又从噩梦里醒了过来,铭秋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不再想继续沉重的话题。他四下张望了下,没见到舅舅,于是问说:“现在是什么时辰?舅舅到静远师太那里去了么”

“好像是去看师太们念经了!”讲到这里阿翰顺口铭秋说:“陛下,我问你,为什么我们的国寺是尼姑庵?通常来说不应该是和尚的佛寺呢?”

铭秋眨了眨眼,答他道:“这个说来话长,你还记得我同你讲过,外公在跟秋外公私奔之前是娶过妻的。”

“什么时候说的?”阿翰惊讶的叫着,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会一点印象都没有。

铭秋想了想,恍然大悟,当时阿翰大概没懂他的话。铭秋笑嘻嘻的看着阿翰,把他的手从自己的背后拎出来,放到肚子上,道:“你帮我哄着孩子,我就再给你讲一次。”

阿翰粗糙的手掌摩挲着自己的肚皮,这是铭秋最喜欢的,腹中的孩子也舒服的蠕动着。“这个尼姑庵是先祖,也就是我皇爷爷建的。是为他遁入空门的女儿所建。那位公主就是现在的主持静远师太。她也曾经是外公的妻子。”

“什么?”这里的人物关系太过复杂,什么皇爷爷,外公,妻子,师太,阿翰的脑筋转不过来。

铭秋无奈,只得把故事从头开始再讲一遍,这次阿翰听得入神,当听到燕大夫原来是铭秋皇爷爷儿子的时候,又忍不住惊呼了起来。等铭秋的故事讲完了,阿翰除了有些混乱,更多的是愤愤。

阿翰那恨不得掐死自己皇爷爷的样子,让铭秋颇为尴尬,于是转回最初的话题,说:“皇爷爷之所以把这里定为国寺,大概是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祭天的时候顺便能见见女儿,这不是挺好的事么?”

“挺好?如果师太没生在你们家,就不会被当做工具嫁掉,也不会出家为尼,你们家还真是……”感慨至此,阿翰忽的低下头,看了看铭秋隆起的肚子,悲从中来,道:“我们的孩子不会也……”

看着阿翰快要哭出来的样子,铭秋好笑又心酸,于是安慰他说:“最是悲哀帝王家!不过我不会把圆圆作为筹码嫁出去,也不会让他们卷进储位之争,只不过我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其他的就看他们造化了!”

铭秋正说着,惜欢却回来了。铭秋问他静远师太身体如何,惜欢点了点头,道:“师太很好,我回去跟老爷他们说说,让他们在泉下也安心!”

铭秋跟阿翰面面相觑,都不敢做声。等惜欢走了,铭秋才对阿翰说,本来他觉得惜欢年纪大了,不想让他跟着过来车马劳顿。可是惜欢坚持要来看师太,替外公看看师太。讲到此,铭秋不禁叹息:“好像外公跟大舅舅说过,师太是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

阿翰心里很不好受,他是喜欢外公的,那个神仙般的人物,可那神仙也曾做过抛弃妻子之事,跟他那攀高枝的爹一样。这世间俗事纠缠,是非曲直,纷纷繁繁,在你身上是对的,到他人身上就难料了,毕竟每个人的境遇不同。

阿翰把目光锁在铭秋身上,铭秋问他又怎么了,阿翰一字一句,认真的对铭秋讲:“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但只要对得起你,对得起孩子们,我这辈子就值了。谁让我最在乎的就是你们呢!若我真是犯下孽障,那就下辈子当牛做马的还吧!”

又是突如其来的表白,铭秋脸红心跳,不好意思的错开眼神,你说这一把年纪的!铭秋肚里的孩子也好像笑话铭秋一样,蹬了两下小腿。

铭秋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匆匆踏上了归程。铭秋解释说路上不安全,他要把孩子安安生生的诞在宫里。下山虽不需要他们步行,可颠簸的轿子还是让铭秋吃了不少苦头。回程的马车上,铭秋总是恹恹的躺着,这一路折腾下来,他身体已经吃不住了。

走了将近一半的时候,阿翰劝铭秋就地休息一日,舒舒服服的在安定的床上睡上一日,好好的歇歇,精神好的话再散散步,舒展舒展筋骨。整日赶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