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皇帝摇头,沉吟了片刻,挤出笑容道,“额娘说的都是至理名言,也是为了儿子好。儿子都明白的,以后一定处处留心。额娘放心,儿子再不会拿大臣们撒气,至于皇后和妃子,儿子疼她们都来不及呢,更舍不得撒气。”说罢,眼睛淡淡扫了室内一圈。

不但淑妃,连着站在太后身边的贴身宫女都被他的目光慑得一颤。

太后又问,“说了半天,忘了问皇上今天到底为了什么发火呢。到底怎么了?”

听了这话,昨夜种种气恼郁愤在脑中一晃而过,刹那间已清醒过来,那是不可能向太后倾吐的。皇帝笑得有点苦涩,带了倦容,“额娘放心,儿子已经料理好了。不过是和契丹的事罢了。”

“是国事?”太后露出肃容,“既然是国事,不是哀家可以管的。皇上不必说了,自己料理去吧。”接着便问饮食多少等等琐事,关怀备至,又召了小福子进来,再三叮嘱要细心照顾龙体。

皇帝有一句没一句地答着。

平日来这里请安,总觉得九五之尊虽然孤寂,毕竟也有天伦之乐,母慈子孝,足以传为佳话。

今天不知为什么,却觉得近在咫尺的太后离自己远得很。每日说的,每日管的,每日问的,不过是太后这个职位上该做的事。

她说得不错。

他是明君,她才是个有福气的太后。

许多事是荣辱与共的,就象他和皇后、淑妃、太后、甚至小福子。

偌大的王宫制度中,谁都不过是一个楔子罢了。

要是自己亲额娘还在,或许还能好一点,真的说几句心里话,可惜,偏偏又那么短命。

心里虽思绪万千,作为天子,孝道还是不能亏欠的。皇帝强颜承欢了大半个时辰,才找个机会辞了出去。

跨出大门,天色隐隐阴沉下来。他站在阶上,恍惚间似看不清前面被重重叠叠的花枝覆盖着的是什么,熟悉的王宫,有那么一瞬变得陌生无比。

铮儿这个亲昵的词,是连太后也不会叫的。皇帝独自站着,冷峻地勾起唇角笑了笑。

“主子,可别站在风口,当心着凉。”小福子从身后钻出来,躬着腰小声说着。今日皇帝的脾气不同往日,他打叠着心思加倍小心,询探着轻声问,“主子,往皇后娘娘那边去吗?”

“不。”

“是……淑妃娘娘那?”

“不。”

“那……”

“去盘龙殿。”

想到盘龙殿里那个受了报应的蛮族,皇帝低落的心情,又不觉有点飞扬起来了。

主子 第十二章

向来住惯了,熟悉的盘龙殿,在夜色中也恍惚有点变了。

比往常更幽暗,即使围绕在墙外的侍卫们手中的灯笼仍然点着大支的红烛,看在皇帝的眼里,那也只能说得上是一种幽暗的光。

他的眼睛深处,隐藏了不少的心事。

今夜,又多了一种别样的要苦苦压抑的激动。

太多事了。

皇帝在铺着大青砖的道上缓步而行。

契丹、九弟,加上后宫这些女人,当皇帝真不容易。

“主子,小心脚下,这路上有苔藓。那群打扫的太监都不尽心,竟连这都没收拾干净。”小福子在前面弯腰,提着灯,半侧过脸让着皇帝过去,带着笑小声道,“主子别生气,奴才回去一定骂他们。”

皇帝低头看一眼,这才发现果然有点绿色的苔藓留在阶上。不多,只有一点点,执拗地黏在青砖上,就是不肯挪窝。

躲过值日的太监的铲除,也算劫后余生了。

竟让人想到了死皮赖脸的契丹王子。

皇帝脸上浮了一丝笑意,抿唇道,“无妨,秋天了,难得有点绿意,留着吧。”他忽然惊觉自己脸上露了笑,心下大不以为然,立即收敛了,又是一副淡然沉默的脸。

“是。”

小福子偷瞧着他的脸,刚刚才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我的妈呀,好不容易给个好脸色,怎么立即又变了?龙心难测,果然是真的。

一路小心翼翼地挑灯引路,不知不觉就到了盘龙殿前门。

皇帝却忽然停了脚步。

“主子?”

皇上抬头看看里面窗里透出的亮光。

本来有点迫不及待地,到了这里,却忽然察觉一股压力往心上压来。

怕什么,九弟在里面。

就算那苍诺死了,也不过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