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此后数日,郑白衣再看人时眼中尽是一个个光头和一顶顶头发。

莫不是自己的魂都被那和尚的眼睛给勾走了?

郑白衣疑惑地又去了一趟实际寺。

“怀青大师可在寺中?”

“施主请随我来。”

安静的小院中,怀青独自一人坐在棋盘前,品着微凉的香茗。

郑白衣走上前去,坐到怀青对面。

怀青

仿佛没有看到郑白衣一般,手中黑白子交替落着,直到下完这和局。

“自己跟自己下棋,很有趣吗?”郑白衣不解。

“自是无趣。”

“不如我们聊聊?”

“聊什么?”

“聊聊‘禅’如何?”

“‘禅’有何好聊的?”

郑白衣没有料到怀青会如此说,但转念一想却觉这话颇具禅意。“禅”有何好聊?自是无聊,无须聊,无可聊。

“大师真是有趣。”

“不敢当。”

郑白衣撩了撩怀青肩上的空气,仿佛那里有着一绺微乱的青丝。

“不知大师为何叫怀青?”

“贫僧被寺中前辈收留时,尚在襁褓中,怀里放了一枝青柳,由此得名怀青。”

原来是从小在寺中长大,难怪会有如此悲悯淡定的神情。

郑白衣忽然笑了笑,道:“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不穿衣服的,而我既然叫白衣,想必是捡来的了。”

“生在世俗中,自是白衣。你若不叫白衣,才该是哪个尼姑庵里偷抱出来的野小子了。”

郑白衣哈哈大笑。白衣白衣,指的便是未出家的人,自己的名字虽是未出家,却还颇有几分佛缘呢。

“大师真是个妙人儿。”

“不敢当。”

再看怀青,似乎那光秃秃的头看起来也别有一番风情。郑白衣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头顶的大江决堤,让脑袋被洪水冲了一遍。

怀青看着郑白衣如新郎官一般的一身红衣,不禁笑了笑。至少,名字叫作白衣不等于一定要穿白色的衣服。

“听闻佛家弟子剃度是为了斩断尘缘,大师未知尘缘便断了尘缘,如今再见尘缘,又作何想?”

“或许我应该答你一句……尘缘便是尘缘,本就没有什么好想的。”怀青抿了一口微凉的茶,“只是,这样未免太过无聊。人来这世间走一遭,想必不是为了把见到的所有事物都看空的。”

“依大师见闻,这尘缘当作何解?”

怀青似是想了想,答:“未曾经历,岂敢妄言。”

郑白衣饶有兴味地走到怀青身旁,微微俯身:“如此,我带你去瞧一瞧这尘世如何?”

怀青转过头看着近在咫尺的郑白衣的脸。离得太近,近到可以感觉到彼此吐息;离得太远,远到看不见莫测的人心。或许,就算离得再近一些,甚至贴在一起,甚至相互交融,也是看不见的吧。

修佛是为了清净六根,六根若是净了,观心也是可以的吧?

郑白衣捉着怀青的手腕,见怀青并不反感,便拉着他向寺外走去。

两双鞋,轻飘飘掠过青石铺成的路,不惊起一丝一毫的尘埃。从菩提树下,到分割净

土与红尘的寺门。

便是这样轻易地,用这只手拉着他走出了净土,走进了红尘。这不是怀青第一次踏出寺门,却是他第一次踏进红尘。

一步,十步,百步,千步。

郑白衣拉着怀青去了西市。走上长安西市有名的张家楼,包了个雅间坐下。

看向窗外,车水马龙,货商来往,老少偕行,贵贱同路。

几个小菜,几个蒸饼,一壶小酒。

郑白衣笑着斟了一小杯酒,递到怀青面前。

怀青摆了摆手,皱起一双淡眉:“你只说带我来瞧这尘世,并不曾言过要我做这些。”

“有何不可?”白衣可怜兮兮地望着怀青。

怀青继续摆手,示意自己坚决不喝。

“因为酒能乱性?你又不曾喝过怎会知道?”郑白衣将手中的酒倒进自己嘴里。

怀青似在思考郑白衣说的话。

未等怀青思考出个结果,只觉唇上温软,辛辣的味道缠上小舌。竟是郑白衣用唇在喂他喝酒!

连犯两戒!

怀青挣扎着推开郑白衣,用手背掩住双唇,一双悲悯的妖眸中满是震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