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常服,可十六岁和二十岁的差别不是一般大。秦王自认为这辈子不用出宫了,根本没想过做常服,那些个稀奇古怪的衣服倒是做了一大堆,怎么看也是不能穿出去的,不然自己可对不起自己在民间那么高的声望。

本来秦王想还是找泰和帝噌两套,反正当皇帝的新衣服多嘛。结果派去的太监半路就带着回来了,想必是泰和帝也知道秦王没衣服穿,特地派人送了一套来,不然秦王那身鬼斧神工的衣服穿出去,开国太祖的脸都会丢尽。

换了常服,带了一个太监,再带了出宫令牌,秦王溜达溜达的出了南门。

在大宁朝,王爷的轿子可是八人抬的,秦王觉得麻烦,省了。秦淮之可是谏大夫,在他面前摆谱就好像在得道高僧面前吃肉——人家看都懒得看。

所以,秦王选了一匹马,还不是最好的,也就那么一般。要知道,这可是四年来第一次出皇宫,形象一定要做好。万一不小心被人认出来,也要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让百姓觉得秦王殿下勤俭爱国不说,还要和蔼可亲。

秦王骑在马上这么想着,突然就想着上辈子的一个好友评价他的话:整天爱装B,迟早被雷劈。

还没到一品楼,秦王在马上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穿着青衫的书生在大门口站着,一张冷清的脸左顾右盼着。突然觉得挺有趣的,故意下了马,慢腾腾的往一品楼走去。

待到秦王走到秦淮之面前,青衫书生行了一礼,淡然道,“宁兄。”

“……”秦王无语,他们俩有那么熟么?

秦淮之见秦王不说话,便进一步解释道,“外面人多嘴杂——”

秦王懂了,也回了礼。叫了一声,“淮之。”那个兄字是怎么也喊不出来的,这人明显比自己小嘛,既然他都喊了一声宁兄了,自己当然要对得起人家这一个兄字,虚礼就不用了。

两人一前一后由小二带着上二楼的雅间。

在楼梯转角的时候,秦淮之突然来了一句,“子清——”

秦王被这一声子清叫得全身鸡皮疙瘩冒了个痛快,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只能嗯了一声。

等进门的时候,秦淮之突然又开了口,“刚才叫宁兄一声子清是因为宁兄那一声淮之,叫了之后才知姓与名给

5、秦淮之 。。。

人的感觉果真不一样。”

秦王腹诽,我叫你一声淮之不就是不想叫你一声秦弟(亲弟)么,你可真不是我亲弟。

接下来的时辰可算是煎熬了,秦淮之除了叫了一壶清茶外什么都没叫。

秦王早晨本就没吃什么,这会儿早就饿得差不多了。

偏偏这秦淮之倒了两杯茶就开始滔滔不绝,如果说的是正事秦王觉得自己忍忍也就算了。可说了半天,说的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

秦王在来之前想了很多,想秦淮之和他喝茶的目的是什么。

劝他造反?皇兄派他来劝自己辅佐他?还是瑾王或者宁王派来的?

万万没想到是这么一种。

对于别人问自己的喜好,秦王是不喜的。这一点,和泰和帝一样,泰和帝是帝王自然是不喜欢别人利用自己的喜好,而秦王不喜欢仅仅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感!

秦淮之问了,问的还不止一点两点。什么秦王殿下喜欢吃什么点心,喝什么茶,吃什么菜。

秦王很想告诉他,我喜欢的点心是西式糕点,比起茶我更喜欢喝果汁,老子无比想念那七分熟的牛排!

然后是京城趣事,外加自己喜欢吃城西张老头的面条五文钱一碗,城东贺大妈的肉包子三文钱一个,还有杨大郎的烙饼两文钱一个又大馅也多。

秦王在心里大骂,你喜欢什么关我屁事啊,可为了自身形象还得装成听得很有兴趣的样子,偶尔回两句,虽然他不怕谏官。杨大郎的馅饼是祖传的?几辈子都只卖两文,真实在!哈,包子,我喜欢杂酱的!面条啊,里面得加上香菜才好吃。

其实两个人谈得还是很欢快的,主要是秦淮之和一般的谏大夫不一样,说话有些直白风趣,而秦王也是个不太正经的,交流起来完全轻松。

等到扯了两个时辰,秦淮之大约觉得累了,就不再开口。

而秦王也不知道找什么话来说,总不能跟这古人说,我说那XX公司新出的客机坐起来感觉还多好的,X国又举着人权的名义派兵攻打XX国……之类的吧。这是典型的对牛谈琴嘛。

至于大宁政局,秦王是死也不想说的。和一个不知底细的人说这些,这不自己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