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看着李思若有所思的样子,明月继而说道。

“很多事,已是大势所趋。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发展顺序,但是可以选择是否为百姓谋福利。从来没有万世的江山,大秦皇室气数已尽。若是李叔愿意帮忙,或许能给大秦百姓带来福祉。”明月把话说到这个程度,相信李思已经明白。

“公子的意思,老臣明白。”大秦的朝廷到底多黑暗,李思这个当局人知道,他也知道事情到了不改变就要毁灭的时候。

“只是,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李思沉默了良久说道。

“李叔当说无妨。”其实,明月能猜到李思要说什么,但很多话,大家还是都说明白比较好。

“公子,当真……无意皇位?”守着北冥皇,李思知道这句话不适合问。但此时此地,却又是最适合问的时间。

“皇位于我如浮云,李叔应该知道我的性情。若不是重阳,这大秦的事,我也不会插手。”明月摇了摇头,说话的语气有些无奈。

朝代更替和天下战乱,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发生一次。这是任何人任何力量所无法阻止的。如果没有重阳的牵绊,如果不是不希望这个人手上染上太多的血,也许,明月很可能就在天山之上修他的仙。

皇位,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

“想必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李叔,我的性格我清楚,我不够杀伐果断,在乱世,只有枭雄才能稳住。而我,真的不是。”明月说话的时候,有些语重心长。

明月觉得自己不适合坐在皇族上,不过,他也不喜欢。

“既然公子如此说,老臣也会就明白了。只是,这天下的事,还是有老公子劳心了。”虽然知道明月如此想,但真正听了明月如此说,李思才真正死心。

包括李思在内的很多人,都希望明月能够登上皇位。这个人有这个资格,有个能力,有个声望……只可惜,他不喜欢。

竟然有人不喜欢当皇帝!

只是,明月虽然没有当成皇帝,但呆在重阳身边,他也不能对天下事袖手旁观。

“李叔,你做了御史多年,弹劾了无数人,手里应该有好多官员的罪证。现在,很多冤情,到了可以沉冤得雪的时候。”明月把话说了个皮毛,相信李思能听明白。

“公子所言极是,不是公子要先从那部分人入手。”干弹劾人的活,李思之所以能在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除了他真的刚正不阿,也有他极懂权术相关,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当然,为了自身安全,他手里也握着很多东西。

“你今天和陛下一起上朝。这两天先开门迎客,三日后,所有站在秦孝义那边的人,都是大秦的罪人。”明月一句话,给很多人判了刑。

让李思开门迎客,这已经给很多墙头草转向机会,若是执迷不悟,那也就便怪别人无情。

第204章:重阳发威,大秦天下

当重阳从李思府中出来,两人一起去了早朝,朝廷中原本沉寂的暗流因为开始汹涌澎湃。秦孝义昨晚便带着银两钱财走了,留下观望的人一看这形势,便准备与李思站到同一阵营。

“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后。臣奏请陛下选后妃入宫,以安稳民心,以保国祚世代昌隆。”上奏疏的是大秦礼部尚书。

这个老头是中庸派,他话的意思是肯定了重阳在大秦的地位。但他这话,重阳还真不爱听。

“国祚长久,民安安稳,岂和后宫相关。先大秦皇秦啸天,后宫无嫔妃,却也能王霸天下。历代有亡。国。之。君无数,宫妃何止万千,子嗣无数,却也遭到灭国。大秦现在初定,西南有灾,朕此时便大兴后。宫是否会让天下人寒心。”重阳看着礼部尚书那老头,语气冰冷,说话没有半分起伏。

重阳虽是答应明月,给了三天时间让下面的人站队,却十分想多宰几个人以儆效尤。

既然主动权在自己手中,现在的重阳也不想装,朝廷各位官员的底细他已经知道的差不多,现在就是该去处糟粕的时候。

“况且,朕早有婚约在身,此乃父母之命,先皇之意。世人皆知,朕此生许明月王一人,王尚书却让朕扩充后。宫,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举动,是想朕失信于天下人吗?”重阳看着礼部尚书,最后一句话说的十分重。

“臣惶恐,臣只是希望陛下早日立明月王为后,并无它意,求陛下赎罪。”礼部那个尚书,听到皇帝生气了,立即趴在地上,战战兢兢的磕头。

铁血帝王的称号果然不是白来的。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